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腌魚
由于地處亞熱帶,終年高溫潮濕,為避免腐菌的大量滋生,大部分的肉類食品都是靠腌制保存,當地苗壯族同胞認為辛辣可以幫助他們排出體內的潮濕,排出體內的疾病。于是苗壯家人將木姜子獨特的味道和山奈發酵出來的酸,造就出了本地極具特色的美食——腌魚。一般是每年秋后8至10月,天氣漸涼,各家各戶就開田防水,把活魚拿來破肚,取出內臟后,然后將拌好了辣椒、木姜子、鹽巴等的魚放到木制的木桶里,一層層的壓緊,最后在桶口蓋好樹葉和石頭,兩個月后就可以食用了,這就是苗壯家人極具特色的食俗之一。
香豬
加車苗寨農特產品種類繁多,最值得提起的是當地享譽全國的香豬,這里的純種香豬最具特色,都是苗家人用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或從大山深處采摘來的野生菜經過蒸煮后喂養的,絕沒有添加過任何飼料。菜都是純天然的,所以喂出來的豬,肉鮮嫩、可口,肥肉雖肥,但肥而不膩。
香糯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是這里的香糯了,香糯不僅香而且美,用香糯蒸糯米飯的時候,散發出來的香氣用十里飄香來形容香糯的香真的不為過。這里的苗家人還可以將香糯做成五色糯米飯,也稱之為“姊妹飯”。苗家人把她看成是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他們運用純天然植物的顏色來為糯米飯染色。這是一種極具特色的食俗,其中蘊含著苗家人的智慧和誠意。而這里卻生活著一群對糯稻極具感情的“糯娃”——吃著糯米飯長大的人。他們認為只有吃糯米飯長大的人,身上的肌肉才是結實的,力氣才能與牛相比。
祭天節那天,只要你到苗寨來,都可以享受到苗家人這些美味的佳肴,還可以品嘗到苗家人自己釀制的香糯米酒,這的糯米酒都是用香糯釀制的,不僅味香而且純。

圖為火爐邊的煨酒 莫曉樹攝
煨酒
在加榜鄉,還有下堯壯家煨酒。煨酒香濃可口,且帶黏性、可養身健體,稍醉也不妨事。壯家煨酒取材簡單,主要是當地自種的“一家蒸飯百家香”的地方品種——香糯,可是釀制的工序比較復雜,先是將選好的香糯米浸泡蒸成糯米飯,接著勻料酒藥鋪在專制的竹簍里,然后蓋上酒草葉及秧草席十二個時辰左右滴汁,三到五天連糟帶汁放到大酒缸里泡制九天,待稍有苦味后把酒汁分進酒壇,然后用粽粑葉一一把壇口蓋后捆實,置于火邊煨烤十二小時后取出冷卻,最后用火灰、泥巴拌成泥漿,把壇口糊好,放到火炕上就行了。除了工藝復雜,用火材料也講究,通常選取的是麻栗樹、茶籽殼、芝麻稈、樟腦根等與人體有益的樹種。若從中藥學來看,也是一味比較奧妙的中醫藥方。(梁懷全、梁金華、黃存鵬、莫曉樹攝影報道)

加榜梯田 莫曉樹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