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7月20日,《音樂先鋒榜》全國音樂電臺聯盟23家電臺名嘴主持走進從江感受苗侗風情,并在素有侗族大歌之鄉美譽的小黃侗寨舉行大型戶外采風直播活動,世界“非遺”侗族大歌通過電波向全省廣大聽眾傳播。

《音樂先鋒榜》全國音樂廣播聯盟大型戶外采風直播活動在侗族大歌之鄉——小黃侗寨舉行

各家音樂廣播聯盟主持人與小黃村民合影(王紹坤 攝)
由貴州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主辦的《我在貴州等你——聽著歌聲去旅行﹒全國音樂廣播聯盟采風活動”,旨在通過帶領全國音樂廣播聯盟“音樂先鋒榜”成員臺的名嘴DJ們走進貴州,深入了解貴州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歷史文化,宣傳推廣宣傳貴州民族文化及特色,讓全國更多的人期望來到這片神奇又多彩的土地。

媒體聚焦岜沙苗寨鐮刀剃頭絕技
此次從江之行,共匯聚了貴州、廣東、浙江、河北、福建、河南、甘肅、湖南、安徽、云南、四川、山西、湖北、江西、臺灣、遼寧、湖北等20余家全國音樂電臺聯盟的名嘴DJ以及貴州媒體50余人參與。在從江采風期間,全國音樂電臺聯盟的主持人一行先后參觀了被譽為“最后一個槍手部落”的岜沙苗寨美景,現場體驗苗族民俗風情。

侗族大歌展演
在小黃侗寨舉行的直播活動現場,小黃村民們將《祖公落寨歌》、《四季勞動歌》、《行歌坐月》等傳統侗族大歌經典曲目一一呈現給收音機前的廣大聽眾,40分鐘的直播節目里讓在場的各位主持人們和收音機前的聽眾感受了侗族大歌魅力。
各家電臺的主持人們還分別用自己家鄉的方言向收音機前的觀眾表達了問候,向聽眾介紹了侗族大歌之鄉的音樂藝術和我在從江采風后的感受,并與小黃當地人互動交流,學習侗族語言。
名嘴主持們在談到從江之行時紛紛盛贊從江風景秀美,尤其像侗族大歌、岜沙苗族舞蹈等民間歌舞更是讓大家耳目一新,久久沉醉其間。大家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聲音將從江的美景和音樂傳遞到全國各地。(李勇清 攝影報道)
相關鏈接: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聲部民間歌曲的統稱,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主要流行于黔東南州從江、黎平、榕江以及廣西三江等地,被譽為“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2009年,侗族大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從江小黃侗寨是極負盛名的“侗歌窩”,素有“歌的故鄉,歌的海洋”之稱,這里是侗族大歌的發源地。在小黃,處處有歌,事事用歌。小黃人說:“飯養身,歌養心”。心靠歌來養育、調理,心靈靠歌來塑造,他們把唱歌作為一種精神寄托。1993年9月,小黃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侗歌之鄉”; 1996年,小黃被文化部命名為首批“全國民間藝術之鄉”。 2007年,小黃村9位侗族小姑娘隨溫家寶總理出訪日本引起轟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