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4年元旦節,從江縣在小黃村舉行了侗族大歌劇《珠郎與娘美》啟動儀式,這標志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珠郎與娘美》將與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有機結合,標志著從江原生態民族文化將大步走向市場、走向世界。
《珠郎娘美》是侗族民間故事,它是乾隆年間發生在貴州省從江和榕江兩地的真實愛情悲劇故事。早在上世紀50年代,《珠郎娘美》就通過黔劇和電影《秦娘美》享譽中外。至今,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不僅在我國黔、桂、湘等侗族地區廣泛傳頌,銘刻在侗家人心里,而且“娘美精神”一直激勵著侗家人在人生道路上克服艱難險阻,向阻礙社會進步的思想、封建習俗和邪惡勢力作斗爭。它是侗族優秀民族文化瑰寶,集民族性、藝術性、本土性、娛樂性、教育性、趣味性為一體,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演員代表講話
侗族大歌是無伴奏、無指揮的多聲部合唱,高、中、低音渾為一體,其和聲完美協調、格調柔和婉轉、旋律曲調優雅,在國際上被專家喻為“天籟之音”,享譽國內外。2009年9月30日獲批準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從江縣委、縣政府積極探索民族文化傳承、發揚與發展的新模式,與黔東南州歌舞團合作開發侗族大歌劇《珠郎娘美》。該項目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導向,群眾為旨歸,從市場角度出發進行開發、營銷。把侗族的歌、舞、樂、服、俗、侗戲等十多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轉變為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產業資源,打開融入海內外市場的局面。

從江縣委常委、副縣長陳錄松在啟動儀式上講話
據了解,侗族大歌劇《珠郎娘美》將于春節期間在小黃村首演,2014年在國內外巡回演出,2015年將落戶貴州經濟洛貫發開區侗文化產業園長期實景演出,項目總投資2億元。《珠郎娘美》侗族大歌劇的打造,將會加大這一文化遺產傳承和傳播的力度,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培育文化消費增長點,并以此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文 吳金秀 圖 張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