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居民用電調整前后比較

居民對電表的數字非常關心。
階梯電價明年起按年計算
2200度以內每度0.4556元,2200—4000度0.5056元,4000度以上0.7556元
明年1月1日起,我省階梯電價不再按月計算而是按年計算,第一檔電量也就是基礎電量為2200千瓦時(度),一年用電2200度內按照每度電0.4556元計價,超過2200度至4000度以內則為第二檔電量,電價為每度0.5056元,4000度以上電價為每度電0.7556元。原來試行的按照每月計算電價辦法廢止。這是昨日記者從省物價局召開的完善我省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政策新聞通氣會上獲得的消息。
現標準:執行中有三大問題
據了解,自2012年7月1日起,貴州電網供電區域內實行“一戶一表”的城鄉居民用戶,試行階梯電價,居民生活用電每月用電量分為三檔,電價實行分檔遞增。考慮一般季節和冬季用電需求的不同,4-11月份,第一檔電量劃分標準為每戶月用電量170千瓦時(含)以內,第二檔電量劃分標準為每戶月用電量170-310千瓦時(含),第三檔電量劃分標準為每戶月用電量310千瓦時以上;12月至次年3月,第一檔電量劃分標準為每戶月用電量210千瓦時(含)以內,第二檔電量劃分標準為每戶月用電量210-380千瓦時(含),第三檔電量劃分標準為每戶月用電量380千瓦時以上。
第一檔電量執行現行居民電價標準,即每千瓦時0.4556元;第二檔電量在現行居民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上調5分;第三檔電量在現行居民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上調0.3元,電量及電費月結月清。
對未實行“一戶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戶及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如學校、軍隊、宗教團體等),暫不執行居民階梯電價,電價在現行居民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上調2.64分,即每千瓦時0.482元。同時對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家庭每月設置10千瓦時的免費用電量。
相關特點
電量不能跨月結轉
據介紹,我省試行階梯電價政策總體平穩,但同時,在執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于我省氣候存在區域性差異,按一般季節和冬季進行電量分檔難以兼顧銅仁、赤水等部分氣候極端地區夏季用電高峰問題;二是以月為執行周期,基本電量不能跨月結轉計算,不能保證用戶一、二檔電量的充分使用;三是我省每月對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的免費電量優惠采取“即征即退”方式,在實際執行中,由于免費電量的辦理手續繁瑣、宣傳不到位等原因,加上低保戶動態變化的特點,造成部分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免費用電量優惠政策沒有落實到位。
新標準:年度電量2200千瓦時起
基于此,我省決定完善居民階梯電價政策,將階梯電價的執行周期由月調整為年,從2014年1月1日用電量起每年按自然年度確定電量分檔,即居民用戶仍按月抄表并結算電費,當累計用電量達到年度階梯電量分檔基數臨界點后,即開始實行階梯加價。具體電量分檔和電價水平為:第一檔電量為2200(含)千瓦時以內,電價為每千瓦時0.4556元;第二檔電量2200-4000(含)千瓦時以內,電價為每千瓦時0.5056元;超過4000千瓦時以上的用電量為第三檔電量,電價為每千瓦時0.7556元。
按年度為執行周期,簡單易行,操作性強,包容性大,有利于居民用戶在一個年度自行調劑用電量,一定程度上緩解因季節差異導致不同月份用電量不同帶來的矛盾,確保基本電量有效使用,最大限度地減少階梯電價對居民家庭電費支出的影響,降低電費支出。同時還能有效減少由于抄表周期問題引發的供電企業與用戶之間的爭議和糾紛。
同時完善免費電量政策兌現方式,將免費電量政策兌現方式由“即征即退”改為“先征后返”,每年按省民政廳提供的全省城鄉低保戶、農村五保戶總戶數核算免費電量返還資金,由電網公司將資金劃撥到專用賬戶后,通過民政部門發放給城鄉低保戶和農村五保戶。
采用“先征后返”方式兌現免費電量政策,城鄉低保戶、農村五保戶家庭不需再到供電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確保全省所有的低保、五保戶都能夠真正享受到免費電量政策,切實做到兌現免費電量政策全覆蓋。
相關特點電量分檔動態調整
我省將建立電量分檔動態調整機制,以每兩年為一個周期,根據全省城鄉居民用電戶用電量的變化情況,按照國家關于劃分居民用電一、二、三檔電量用戶覆蓋率的規定,適時調整電量分檔標準的機制。
為確保完善后階梯電價政策的順利實施,省物價局同時制定并公布《貴州省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實施細則(試行)》,便于居民用戶能及時掌握自身用電情況,做到“清清楚楚算賬,明明白白用電”。(作者: 羅華 吳東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