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2月5日,記者從2013年貴州環保行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改善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決定,將于12月9日——13日對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再次開展“貴州環保行”活動,并就赤水河流域有關環境問題整治情況和取得的成就、經驗進行檢查和采訪報道。
“貴州環保行”活動是由貴州省人大環資委牽頭,十幾家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有關新聞單位參加的一項關于對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大型宣傳活動。
“去年5月7日至11日,省人大常委會對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開展了‘生態赤水河--貴州環保行’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據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周介紹,今年的“貴州環保行”依然圍繞這條“生態河”、“美酒河”、“英雄河”進行深度的追蹤采訪報道,目的就是要通過報道進一步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赤水河,從而改善和提高赤水河流域水環境質量。
據悉,今年“貴州環保行”活動以“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赤水河”為主題;顒悠陂g,在黔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環資委委員和相關廳(局)負責人、部分“貴州環保行”組委會委員以及十多家媒體單位,將對金沙縣、仁懷市、赤水市、習水縣內的一些工業園區、企業、酒廠、煤礦的污水排放處理、垃圾清運處理、侵占河道、高速路施工、破壞地表水和森林資源保護等整治情況進行檢查和采訪報道。
同時,活動將對有關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取得的成就、經驗進行宣傳;對在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實事求是地予以反映,對破壞赤水河的典型事件和案件進行曝光和追蹤報道。(記者 程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