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個支部跨兩省 共同管理謀發展
——黔桂登曬聯合黨支部創建和諧平安邊界紀實
登曬村是貴州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三江縣富祿鄉兩省(區)群眾共居的侗族苗族村寨,全村179戶,其中153戶屬于貴州省,26戶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扎根其中的聯合黨支部15名黨員中,有女黨員1人,其中貴州籍12人,廣西籍3人。登曬村聯合黨支部自2010年建立以來,就致力于“親情邊界,平安邊界”的創建。
11月12日,經貴州黎平縣委組織部、廣西三江縣委組織部的協商批準,一村跨兩省的登曬村聯合黨支部“中國共產黨黔桂登曬聯合支部委員會”公章正式啟用。這是黔桂黨支部結合登曬村的實際,開展的聯合、聯用、聯議、聯創、聯誼、聯建“六聯”工作法,實現了“1+1>2的增倍效益。
邊界有界責任無界
每當村里遇到急事、難事,聯合黨支部兩省(區)的黨員總是沖鋒在前。今年10月21日深夜,登曬村廣西籍村民楊某家的兩頭成年黃牛被盜,剛上床入睡的支書石啟賢得到消息后立即帶領兩名基干民兵,火速趕到盜牛者必經之路的廣西富祿八百街路口,同時,全村的兩省村民全部出動追趕。在兩省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在八百街的山坡上追到了被盜的兩頭黃牛,5個強盜看到前堵后追,放棄黃牛,奪路而逃。黃牛失而復得,為廣西籍村民挽回2萬元的經濟損失。
登曬村貴州籍82歲的五保戶楊老醒,因年老體衰,不能挑水,廣西籍的伍玉華等3名黨員帶領全村黨員輪流給他挑水,這一挑就是5年。楊老醒老人感慨地說,村里的黨員就像我的親生兒一樣。
登曬村由于受生活、地理環境的影響,村子95%以上的村民都是木房結構吊腳樓,為有效防治寨火,廣西富祿鄉特地為登曬村配備了一臺消防抽水機,由廣西籍黨員伍義華擔任消防安全員,每月給他發600元的工資。10年里,伍義華堅守崗位,每晚按時巡邏,共為居住在這里的黔桂村民撲滅寨火火警7次,鄉親們親切地稱他為“護寨神”。
黔水解“渴”黔桂情深
前年,登曬村發生嚴峻的干旱,群眾飽受缺水之苦。黎平縣委書記楊俊、縣長唐浩帶著縣民政局、水利局、農業局的負責人來到登曬村現場辦公,與群眾一起上山尋找水源,終于在距登曬村3公里的兩個地方(務窮和高弄)找到了水源。由縣民政局下撥2萬元購置膠管,把水引到寨上,解了兩省(區)群眾之渴。
走訪中,我們還聽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災情發生時已是育苗時節,廣西籍的26戶群眾41畝稻田滴水未進,干旱開裂,根本無法播育秧苗。看著焦急的廣西同胞,登曬村4組貴州籍黨員楊才基主動要求把自己蓄在稻田里的水抽到廣西群眾的稻田里,確保他們的稻田能育秧苗5畝。水抽來了,村支書帶頭牽著自己的一頭黃牛,搶時間幫助廣西籍的群眾犁秧田,支部10多名黨員也都扛著鋤頭來了。黔水解“渴”,看到楊才基田里的水被一點點抽干,在場的廣西同胞都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登曬村聯合黨支部充分利用和整合兩省(區)優惠政策、各方資源,把貴州省便民利民黨務綜合服務站與目前廣西實施的“農事村辦”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打造便民、惠民、利民的“綠色服務通道”。
你種樹,我澆肥。聯合支部積極推進兩省(區)產業合作,實行項目聯建,產業共興,走基地聯建、擴大規模的發展模式,共推兩省(區)接邊地區產業協調發展。目前,該村貴州群眾發展油茶產業950畝,兩省有52戶群眾種植茶葉110多畝,茶葉長勢良好,效益初顯。在產業發展中,廣西無償為貴州籍村民油茶苗澆優質化肥1.5萬公斤,廣西富祿鄉還派員進駐登曬,開展茶葉種植技術指導。
兩省一校,師生同樂。登曬以校興村,建立了“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富祿鄉登曬小學”。登曬村、登曬屯小學生一起在該校就讀,龍額鎮派2名教師、富祿鄉派1名教師共教兩地學生,登曬村出地、廣西三江縣教育局出資共建免費午餐食堂,共享“兩免一補”,共進免費午餐。
在聯合黨支部的帶領下,黔桂鼓樓、黔桂戲臺、黔桂學校、黔桂球場、黔桂步道、黔桂衛生室、黔桂免費午餐食堂等“黔桂字號”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村寨面貌煥然一新,得到當地群眾的廣泛認可與支持。(作者:陸書明 陳啟平 鐘家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