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晴隆縣一名1歲男孩,被人拐賣至福建。17年后,這名男孩上戶口時,因提供不了出生證明,被警方要求采集血液,經過DNA比對,這名男孩最終找到親人。
據男孩的母親陳女士回憶,1996年12月12日晚,兒子彭克江只有1歲零4個月大,丈夫沒有在家,他帶著兒子在家睡覺。次日凌晨零點,妹夫白某闖進屋,一把搶走了陳女士家生病的兒子。她大喊救命,公公婆婆急忙出來,但白某掏出一把刀威脅,他們擔心傷害孩子,沒有敢阻攔,只得眼睜睜地看著白某把兒子抱走。事發后,丈夫彭康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警。
據晴隆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江警官介紹,彭康的妹夫白某,經常在村里偷人錢財,強行抱走彭克江后,白某隨后就失蹤了。
估計彭克江被白某拐賣到外地,17年來,彭康夫婦一邊打工一邊尋找兒子,先后去過江蘇、福建、江西等多個省市。每到一個地方打工,他們就先到當地派出所打聽,有時間就到街頭發尋人啟事,但都沒有消息。在尋找過程中,彭康夫婦到公安機關采集了血樣,以作尋親線索。
今年10月26日,正在江西省打工的彭康夫婦接到晴隆縣公安局的電話,稱他們的兒子彭克江找到了,身在福建晉江。
江警官說,今年一月,當地一位18歲的男子在上戶口時,提供不了出生證明,因此警方對其采集了血液樣本。十月初,經過DNA對比,發現該男子與彭康系親子關系。經晉江警方確認,彭克江當年被白某賣給了晉江內坑鎮一張姓人家。
11月5日,彭克江與親生父母在在晉江市公安局見面。彭克江說,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拐賣的,也一直想去找父母,但養父一家對他很好,他在晉江生活了十七年,工作和朋友都在這里,擔心回貴州不習慣。
彭康夫婦說,找到兒子就放心了,他們將尊重兒子的選擇,他們打算在晉江住一段時間,多陪陪兒子。(記者 黃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