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3年1月,貴州省第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省今年將投資550億元用于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內容涵蓋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方面。
10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十件民生實事預計完成投資553億元,為550億元年度投資計劃的100.5%,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了《2013年省政府重點工作細化目標考核方案》分解的季度進度目標。
扶貧生態移民方面,目前該工程已完成投資26億元,為年度投資計劃的83.28%;126個扶貧生態移民安置點全部實質性開工,擬建的36485套移民安置房中,33678套主體工程完工,為計劃數的92.3%。爭取到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0.5億元,同比增長20.7%;減貧任務已層層分解落實,已下達財政扶貧資金28.2億元,扶貧項目覆蓋貧困鄉鎮350個、貧困村2300個、農村居民130萬人。
農村危房改造方面,已下達改造任務40.13萬戶,已開工37.89萬戶,竣工31.33萬戶,為年度任務的78.33%。新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進入主體及以上施工31.49萬套(戶)、竣工5.8萬套(戶),分別為年度任務的104.97%、64.4%。
大力實施“9+3”義務教育及三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計劃,目前已建成運行“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實行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雙線目標責任制,全省初中、小學學生輟學率分別為1.6%、0.35%,均在控制目標內。全省中職學校完成招生28萬人;完成中職師資素質提升計劃2100人次,招聘中職學校教師5823名;115所中職“百校大戰”項目學校開工106所、一期工程完工57所。省級壓縮5%行政經費共5992.8萬元,統籌用于實施教育“9+3”計劃。300所鄉鎮、街道辦事處公辦幼兒園竣工139所、在建161所。農村中小學學生宿舍建設開工133萬平方米,竣工33.23萬平方米、主體完工33.29萬平方米。
全省以縣為單位從2013年1月起統一按不低于10%的增幅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市低保對象月平均保障標準從2012年的311元提高到352元,增幅為13.2%;農村低保對象年平均保障標準從2012年的1635元提高到1841元,增幅為12.6%,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標。新建和改擴建150所鄉鎮敬老院項目全部開工建設,29所主體完工、121所在建。
繼續實施中心鄉鎮衛生院達標建設工程,在建的13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完成投資2.63億元,為總投資的83%,其中基礎施工2所、主體封頂17所、室內外裝修35所、收尾76所;新建的13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省財政已預安排資金2億元,正在擬定資金分配方案,將于近期下達資金。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280元,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657.34萬人,為年度任務的100.7%。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12萬元。出臺了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11種重大疾病按病種付費實施方案,組織專家認定了一批可承擔肺癌等11種重大疾病救治的醫療機構。
目前,貴州計劃建設鄉鎮、村計生服務站(室)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鄉鎮計生服務站竣工21個、村級計生服務室竣工440個。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全覆蓋,已婚育齡夫婦16.6萬人接受了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完成了獎勵幫扶122萬戶計生家庭對象的資金申報工作。
截至第三季度預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1.5萬人,為年度任務的83%;保持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8萬人。繼續實施“3個15萬元”扶持政策,新增微型企業17483戶、帶動就業9.28萬人,分別為年度任務的87.4%、92.8%。
按照建成通村油路1萬公里的計劃,通村油路已完成投資57.1億元,建成9260公里,為年度任務的92.6%。繼續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新建、改造、維修農村通組和串戶道路5000公里,為年度任務的76.9%。
針對基層文化建設,目前140個鄉村學校少年宮全部開工建設,2960萬元中央補助資金已到位;200個農民文化家園建設經費1000萬元全部下撥,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新增900個自然村通電話、2042個行政村通寬帶、56.9萬座農村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地面接收站,分別為年度任務的69.23%、170.17%、109.4%。440個村級、55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及8個縣級老年體育活動中心全部開工建設,完成了器材招標采購;300個全民健身路徑工程選址已確定,器材到位后即開始安裝。
農村人口及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方面,已完成相關項目投資12.3億元,新增解決230萬農村人口及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為年度任務的76.67%。(記者 程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