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九月的貴州大地,秋高氣爽、風和日麗。汪洋在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等分別陪同下,深入安順市鎮寧自治縣、關嶺自治縣,看望慰問基層黨員干部、困難群眾,查看特色產業發展、石漠化治理成果,了解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扶貧開發工作情況,帶來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貴州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和對貴州工作的關心支持。
發恰村位于鎮寧自治縣募役鄉中部,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村莊。近幾年,通村的公路修通了,農民出行已經十分方便,不少農戶把地里種的生姜和山上種的櫻桃賣到城里,增加了收入,逐步走上了致富路。但總體上看,這個村的農民收入還不高,一些人家生活還十分困難,整個村屬于二類貧困村,脫貧的任務仍然很重。汪洋來到發恰村,隨機走訪慰問了村里的孫田康、黃訓云、齊少康、孫文權等四戶人家,和大家親切交談,查看低保、養老保險發放和合作醫療費用報銷等情況,了解他們生活得怎么樣。汪洋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對貧困問題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十分牽掛貧困群眾,多次就扶貧開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目前中央正在研究扶貧開發的新模式、新舉措,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石漠化是貴州的“傷疤”,也是造成貧困的重要根源。貧困地區治理石漠化有哪些管用的好辦法、好路子,汪洋十分關心。鎮寧自治縣柳江畜禽有限公司,承包當地石漠化一度十分嚴重的一處荒山,建起了新型養雞場,1200多個擁有技術專利的“別墅式雞舍”遍布山坡,30多萬羽蛋雞悠閑自在地在這里生長;厣a的綠殼雞蛋,在市場上可以賣到6元錢一個,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最可喜的是,原來亂石嶙峋的不毛之地,在發展產業的同時重新披上了“綠裝”。汪洋高興地說,市場主體具有無盡的創造力,石漠化嚴重的荒山在你們手中成為發展產業的好資源,非常了不起。一路上,看到還有一些地方包谷種到了山頂,汪洋說,治理石漠化,退耕是關鍵,國家有關部門要按照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三位一體”規劃,繼續大力支持貴州搞好退耕工作,盡快把25度以上的坡耕地都退下來。
扶貧必須有適合的產業。位于關嶺自治縣花江大峽谷北側的板貴鄉,整合國家各類涉農資金,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種植兩萬多畝花椒和6000多畝火龍果,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當年的窮山惡水如今變成了金山銀山,板貴群眾不僅闊步走向富裕新生活,也讓當年“不讓噸沙下盤江”的誓言成為現實。
剛曬干的花椒,聞上去格外香。汪洋走進坡地,查看花椒長勢,同正在辛勤采摘的農民親切交談,詢問種植、銷售、加工等情況。椒農譚明榮說,自己種了4畝花椒,今年行情不錯,純收入可以超過1萬元;瘕埞麍@里,紅艷艷的火龍果掛在枝頭,惹人喜愛。在外打工多年,最終回鄉為自己打工的果農任世超說,以前在外一個月只能掙800多元,現在自己種上兩畝火龍果,年純收入超過5萬元,村里不少出去的年輕人,都回來種起了火龍果。汪洋稱贊道,家門口有產業就是好,年輕人有事情做,又能掙錢、又能照顧家,真是一舉多得。
為精細化發展火龍果產業,板貴鄉還在山坡上修建了蓄水池和300多平米的集雨面向天要水,建起了先進的水肥一體化控制設施,采取滴灌方式將水和養料輸送到每一株火龍果根部,信息查詢系統可以為農戶提供技術、市場信息服務。汪洋說,在石漠化地區發展產業,大家戰天斗地,想盡辦法,很不容易。板貴鄉扶貧開發,原來沒有路子、沒有基礎,現在走出了路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要推廣好這些成功經驗,把這條路越走越寬。要采取管用的措施,讓技術和市場信息方便農民知曉、易于接受,提高脫貧致富能力。
汪洋強調,扶貧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要深入挖掘貧困地區獨特資源潛力,不斷完善產業體系,把發展特色產業與扶貧開發更好地結合起來。扶貧項目的確立、扶貧資源的配置,要與產業發展統籌考慮。
汪洋十分關心貴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鎮寧自治縣王二河水庫水利工程,汪洋詳細了解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夾巖水庫規劃建設和我省水利建設“三大會戰”有關情況。他說,貴州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三年一大旱、兩年一中旱、年年有小旱”,旱災仍然是自然災害之首。特別是這幾年連續干旱,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影響。要下決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快建設一批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采取“一事一議”、以獎代補等多種支持方式,吸引和鼓勵農民興建投資少、效用大、農民自己就能干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全面提高抗旱能力。汪洋對我省通過打井等方式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的積極努力表示肯定,他指出,讓老百姓喝上干凈的水,是一件大好事,要在科學規劃和勘探的前提下,搞好地下水資源利用,高標準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9月9日晚,汪洋在安順主持召開扶貧開發工作座談會。趙克志匯報了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情況,安順市扶貧辦主任、鎮寧自治縣黨建扶貧工作隊隊長、鎮寧自治縣大山鄉大寨村村委會主任、關嶺自治縣板貴鄉黨委書記作了發言。
汪洋認真聽取大家發言,仔細記錄,不時插話交流,并發表重要講話,對近年來貴州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新成效以及開展扶貧生態移民工程、派駐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等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汪洋說,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貴州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干部群眾,戰勝歷史上罕見的嚴重干旱,把災害損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成功舉辦了泛珠大會和酒博會,這些成績來之不易。特別是近年來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扶貧開發取得很大成績,大幅減少了貧困人口,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推進了一系列扶貧開發創新,積累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值得認真總結。
汪洋強調,推進新時期的扶貧開發,必須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要改革考核辦法,把貧困地區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導到扶貧開發上來。完善貧困識別機制,對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把扶貧開發各項措施落實到戶到人,提高扶貧開發效率。更多發揮市場的作用,促進各類扶貧資源和要素優化配置。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調動企業、個人以及社會各方面參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中央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貴州,希望貴州再接再厲,在新的起點再創扶貧開發工作新佳績。
國務院副秘書長畢井泉,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省領導廖國勛、劉遠坤等參加考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