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全國22家媒體記者先睹為快
金黔在線訊 為進一步加大施秉喀斯特“申遺”宣傳力度,8月28日到30日,中央、香港駐黔以及省級共22家媒體到達施秉,展開為期三天的“走進施秉·品味喀斯特”主題采訪活動。
白云巖喀斯特專家贊“世界最美”
據了解,施秉是世界熱帶、亞熱帶白云巖喀斯特地貌的代表。2008年以來,施秉喀斯特申報“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后,現經國務院簽署同意作為我國2013年唯一申報項目,于2013年3月6日被世界遺產中心正式受理。
施秉喀斯特包含云臺山景區、杉木河景區及杉木河水源涵養區,總面積282.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102.8平方公里,緩沖區180.15平方公里,保有古老、完整、全球罕見的白云巖喀斯特地貌,是世界熱帶、亞熱帶白云巖喀斯特杰出代表,因其具有超乎尋常的美學、生態和科研價值,得到了國際頂尖自然遺產專家威廉姆斯、史密斯、桑塞爾等的高度贊譽,稱其為“世界最美的白云巖喀斯特”。
當前,施秉申遺已進入最關鍵的沖刺階段。據了解,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將于2013年9月赴施秉實地考察評估,IUCN專家實地考察評估后,要進行考察評估報告的撰寫,對資源突出普遍價值和保護管理水平等進行充分的論證,作出是否符合申遺標準和是否推薦的結論,為2014年的世界遺產大會表決提供決策參考。
風景區“申遺”村民得實惠
據了解,為了配合申遺,施秉縣城關、牛大場、白垛、馬溪等四個鄉鎮設置喀斯特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站,層層簽訂責任書切實抓好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對提名地村寨和風景區內的垃圾統一清運和焚燒,并對沿線電力設施進行填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以前當地村民烘烤煙葉都是用木柴。為了保護生態植被不受破壞,防止亂砍亂伐木材,施秉縣政府極力倡導村民改為煤炭烘烤。白垛鄉黨委書記彭勤說:“柴改煤后,集約化的烤房不僅降低了烘烤成本,村民每賣出一斤煙,政府還要補貼村民5毛錢。”一位村民表示,現在不僅他們鄉有一個烤煙收購點,而且在政府的補貼后,煙草公司還要再給補貼,他們家一年光烤煙的收入就有1萬多元。“我們曉得要申遺,現在也不會將牛馬趕到風景區吃草了,一年不動一根草和柴也能過好生活。”一位農民樂呵呵地說。
自從云臺山景區開放以后,附近村民紛紛以發展旅游業為主。“我們白垛鄉,下一步還想做觀賞性農業和精品水果。讓游客來我們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美景,還能親自采摘到高品質的水果。”白垛鄉鄉長楊義說。
一位從事多年農家樂經營的村民說:“現在我們村80%的人家都做農家樂,到旅游旺季,我家忙都忙不過來。”
相關鏈接
中國于1985年11月22日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個國家一經簽署公約,即須保證保護好該國領土上被公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古跡和遺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國家向世界提供了它們擁有的、并應完好無損地留給后人的最大財富,為了保護這些遺產,可以得到國際上的援助。
從1986年起,中國就開始世界遺產的申報及保護管理工作。截至1999年底,已先后向世界遺產委員會申報世界遺產項目30個,其中已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3處。已批準的23處中,文化遺產的16處,自然遺產的3處,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的4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