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希,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雒樹剛,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秦豐等參加調研或座談會。
秋日的貴州,雨潤山川、氣爽風清。劉云山在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省委副書記李軍等分別陪同下,輕車簡從、不辭辛勞,先后深入我省畢節市、貴陽市鄉村、企業、社區、群眾工作中心,看望慰問基層黨員干部,同農村群眾、社區居民親切座談,征求大家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了解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帶來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貴州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和對貴州工作的關心支持。
不搞“一陣風”:
轉變作風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
聽取基層黨員群眾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是劉云山此次調研的一個重點。
23日上午,劉云山來到大方縣羊場鎮羊場村,步行前往村里生活最困難的張真福家看望慰問,看看老人住得怎么樣、糧食夠不夠吃,關切詢問還有什么困難。當了解到老人和村里30多戶人家里都還沒有電視機,劉云山指出,各級干部不僅要在物質上幫扶困難群眾,還要在精神文化上幫扶他們,他囑咐隨行的同志幫助解決,讓老百姓盡快看上電視。在82歲的老黨員肖維珍家,劉云山對村里的黨員干部說,我是來聽你們的意見的,大家有什么說什么。“我們這里種植半夏、金銀花等十多種中藥材,但是附近沒有專業市場”;“村里不通互聯網,無法上網查詢農產品信息”;“還有幾個村組缺水,路也不是很好”……劉云山認真傾聽、不時詢問有關情況,叮囑有關部門負責人,這幾件事情都是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要緊事,一定要抓緊辦好。
黔西縣烏騾壩村,漸成規模的蔬菜種植,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日益殷實;獨具特色的新農村建設,讓這里成為遠近聞名的好地方。劉云山參觀了村便民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走進田間地頭查看西紅柿、香蔥種植情況,不時與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和村民交流。當看到通往家家戶戶的連戶路和農家院壩都實現了硬化時,他高興地說,連戶路實際上也是“連富路”、“連心路”,這兩個“硬化”看似簡單具體,但只要多辦這樣的好事、實事,老百姓致富就快,和黨員干部的心就貼得更近。
在村民潘安頂家的堂屋前,劉云山與群眾圍攏在一起親切座談。座談會上,群眾普遍認為改作風帶來了新氣象、新變化,教育實踐活動得人心、順民意,希望轉變作風不搞“一陣風”,希望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聽了大家的發言,劉云山說,感謝鄉親們給我們說了真心話、提了好意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加強作風建設態度堅決,廣大群眾對改進作風充滿期待。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把黨員干部和群眾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要順應群眾期盼搞活動,誠心誠意歡迎群眾提意見、挑毛病,從群眾呼聲中找差距、找問題,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基本標準,老百姓滿意度越高,活動成效就越好。轉變作風不能搞“一陣風”,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開門搞活動:
不僅要敞開大門聽意見,而且要把群眾的事情辦好
23日下午,劉云山在貴陽先后考察了觀山湖區碧海社區服務中心和貴州省群眾工作中心。
在碧海社區服務中心考察時,劉云山對社區黨員登記管理、志愿者服務等改革創新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并同社區居民、共產黨員、基層干部進行了座談,希望大家多談一些問題、多提一些建議。
“看到醫院里老人互相攙扶、排隊掛號看病,心里很難過,希望醫院里開辟老人優先窗口”,社區居民王默娟老人搶著發言。
“我每天步行4公里為社區閱覽室拿報紙,逢年過節看到郵筒里有很多賀卡,現在的賀卡做得越來越精致,加上郵資,價格不菲,有的能到十幾塊,這些賀卡大多是公款購買,實在是慷國家之慨、拉個人感情,這種現象必須制止”,老黨員劉興順老人建議。
座談會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一口氣提了8項建議。劉云山一一記在本子上。他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堅持開門搞活動、敞開大門聽意見。聽意見不能搞形式,要多聽真實、具體的意見。只有動真情傾聽心聲、動真格解決問題,群眾才愿意給我們掏心窩子。聽的目的,就是把老百姓切實需要、又熱切盼望解決的事情,切實加以解決。大家提出的建議、指出的現象,不少在全國都具有普遍性,中央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一定會認真研究解決這些問題。
在省群眾工作中心,劉云山看望了信訪群眾和信訪工作者,查看了我省設立的“書記省長——群眾直通交流臺”,了解群眾意見辦理情況。劉云山說,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不僅要敞開大門聽意見,而且要把群眾的事情辦好。貴州省群眾工作中心的成立,就是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一項很有成效的具體舉措。做群眾工作首先是個感情問題,有了深厚的百姓情懷,就有了為民利民的自覺自愿。領導干部一定要牢記黨的根本宗旨,真正弄清楚我們黨為了誰、依靠誰,弄清楚我們的根在哪里、本在哪里,視百姓為父母、為親人,始終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想問題、辦事情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多想想老百姓的感受,多想想老百姓的冷暖,多想想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堅持民有所盼、我有所應,設身處地為群眾辦實事,讓群眾受益、讓群眾滿意。
建強黨組織:
服務群眾、服務發展,努力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劉云山十分關心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一路走來一路問,詳細了解各項工作。
畢節市貴州力帆時駿振興車輛集團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近14億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劉云山參觀了總裝車間,與一線技術工人親切交流。黨的十八大代表、集團黨委書記李豫滇說,企業發展的良好態勢,離不開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堅持不懈大力推動發展型、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目前公司黨員已有421名,青年職工踴躍入黨,在各自崗位上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近年來,畢節在全市非公企業著力開展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面,建強黨組織書記和黨建工作指導員兩支隊伍,發揮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企業發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兩個作用,最終實現“黨建強、發展強”兩個目標的“四個二”工程。劉云山詳細詢問經費保障、活動開展等情況,充分肯定了在非公企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做法,希望企業黨組織繼續努力,加強黨建工作,緊密團結一線職工,最大程度凝心聚力、最大程度激發創造力,推動企業發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劉云山強調,黨組織就是要服務群眾、服務發展,要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服務職責,提高服務能力,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帶領群眾謀發展奔小康的主心骨。
調研途中,劉云山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說,這些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貴州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群眾,搶抓機遇、奮力拼搏、苦干實干,城鄉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勁頭很足,這種好局面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
劉云山說,貴州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些工作抓得很有特色,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比較多、比較及時。“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貴州是我國扶貧開發的主戰場,是全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最艱巨的省份,盡快讓貴州農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安康的日子,事關黨的工作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的福祉。希望貴州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良好作風凝心聚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不斷邁出新步伐。
在貴陽活動期間,陪同調研的有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陳剛,市領導李再勇、王保建、劉文新、劉俊、帥文、龐鴻、丁旭東、李作勛、吳軍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