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僅有小學二年級文化,16歲就外出務工打拼,為幫助家鄉群眾一起致富,放棄在外年收入上百萬元的待遇,攜1000多萬元巨資回鄉創業。他,就是錦屏縣固本鄉錦額村村民吳道高。
獨具風味的苗侗風雨橋屹立在廠區門前,廠區四周古樹參天。在吳道高開辦的錦屏縣固本鄉高福佛香廠車間里,20多個工人正在吳道高的指點下,加班加點生產,趕貨交給客戶。
就在這個綠意環抱的鄉村佛香廠里,能生產187種產品,產品遠銷廣東、四川、貴陽等地,年產值達600多萬元。
46歲的吳道高出生在一個偏遠山區苗族農民家庭,因家庭極為貧困,16歲時就開始外出打工。打工期間,吳道高以吃苦耐勞與肯干肯學的勁頭獲得了一個廣東房地產老板的賞識,帶他發展。1999年,他被提拔為建筑公司經理,并組建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個人年收入100多萬元。
飲水思源。2010年春節,吳道高回老家探親,發現老家發生了很大變化,道路通了,環境好了,發展經濟的氛圍十分濃厚,村民致富的愿望非常強烈。幾經思考,他毅然決定回家鄉創業,利用現有的資本、掌握的技術及市場營銷經驗,改變家鄉的落后面貌。
一切從零開始,回鄉創業帶頭致富。吳道高從開挖一土一石修路做起,從修建一磚一瓦蓋樓做起,三年來累計投入1300多萬元開辦工廠和村級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每年解決200多人次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廠里的工人陸世信對記者說:“吳老板對我們工人特別好,他待我和哥哥就像親人一樣,我現在是熟練工人,每個月工資7000多元,吳老板還包吃包住嘞。廠里初級工每個月也能和在沿海打工一樣,有3000多元的工資收入。”
今年,吳道高又積極籌措資金,抓住全省新一輪開發區開發建設的熱潮,投資600萬元在錦屏經濟開發區回鄉創業園開建廠房,帶領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增收創業致富。
吳道高對記者說,回鄉開辦工廠是想幫助家鄉解決富余勞動力家門口就業,發展旅游業是帶動鄉親們一起利用美好的生態環境致富。
吳道高還熱心公益事業,近年來累計捐款100多萬元用于公益事業和資助困難學生讀書。他被授予“黔東南州十佳農民工創業之星”等榮譽稱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