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金黔在線訊(楊春竹 本網記者 楊昌鼎) 貴州省氣象臺7月31日15時繼續發布干旱橙色預警信號:根據干旱監測,全省79個縣(市、區)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旱,特旱14縣(桐梓、綏陽、湄潭、仁懷、松桃、思南、貞豐、望謨、惠水、施秉、鎮遠、黔西、金沙、紫云),重旱30個縣(市、區)、中旱24個縣(市、區)、輕旱11個縣(市、區)。預計未來三天貴州省大部干旱持續,西北及南部局地有所緩解,中部以東加劇。
據統計,7月30日,貴州遵義市、銅仁市、黔東南州共23個縣(市、區)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最高為沿河的39.1℃。高溫加劇了旱情的進一步發展。
貴州省民政廳統計,截至7月30日,貴州省76個縣(市、區)1219.37萬人不同程度遭受旱災,202萬人臨時飲水困難,84.73萬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50.14億元。
氣象專家介紹,貴州夏旱的定義為:每年6-8月,任意連續5天的逐日降水量小于等于5毫米,且5天累計雨量小于等于10毫米,則把這5天的第一天定義為夏旱入旱日。在貴州,夏旱是對農業產量威脅最為嚴重也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每年6-8月都有干旱發生,僅不同年份輕重程度和分布地區有所別。
氣象專家解釋,干旱可分為氣象干旱、農業干旱和水文干旱。氣象干旱是指,不正常的干燥天氣時期,持續缺水足以影響區域引起嚴重水文不平衡。農業干旱指,降水量不足的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或牧場產量足以產生不利影響。水文干旱指,在河流、水庫、地下水含水層、湖泊和土壤中低于平均含水量的時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