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資料圖片)
金黔在線訊(實習記者 安軼倫) 圍墻與柵欄,已經構成現代都市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結實的圍墻,防御的柵欄,擋開了兩搶一盜的肆虐,也阻礙了春風的流動。貴州最年輕的劍河縣城是一座沒有圍墻的縣城,為了管理好這座沒有圍墻沒有柵欄的城市,該縣摸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隱形防范管理之路——“八張網絡”隱形防線。
2003年,三板溪水電站的建設,讓劍河縣計劃從該縣的柳川鎮搬遷到原臺江縣革東鎮。2006年年底至2008年年初,劍河縣城1.57萬居民全部遷入新縣城。當年預計,隨著三板溪水電站建設的推進,有著近300年歷史的劍河縣城將永沉江底。
記者了解到,自2006年劍河整體搬入新建縣城,沒有圍墻的城市也曾引發重特大群體性事件,兩搶一盜司空見慣,打架斗毆屢見不鮮,2007年人民群眾安全感位居全省72位、全州掛末。那段時間,每到上班時間,用不了一個早上,一棟樓從1樓到6樓,家家被盜戶戶失竊。
劍河縣痛定思痛,找準癥結,大力整治。通過“打擊整治網、治安巡防網、群防群治網、視頻監控網、情報信息網、出城過濾網、民生親情網和法律服務網”八張網絡,精心編織了一張不設防的隱形防線,并取得明顯成效。
2012年劍河縣群眾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五位全州第二位,政法綜治工作綜合滿意度全省第二位全州第一位。沒有圍墻的縣城,鄰里之間也仿佛沒了隔閡的墻,相互走動串門更是成了習慣,居民間再也沒有臺江人和劍河人之分。
劍河縣社會治安的根本好轉,也推動了地方的經濟發展。經濟水平長期靠后的劍河縣出現了加速發展、后發趕超的良好勢頭,全縣財政總收入連續兩年實現“年增億元”目標。
據介紹,如今的劍河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民族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優勢,精心打造“一條清江、一座新城、一流溫泉、一片森林”四大旅游名片,引來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全年共接待游客達217.78萬人次。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為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和州級衛生縣城的成果,先后建成了陽光廣場、民族體育場、仰阿莎廣場等一批公共設施。
如今,縣城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優美的環境精心雕琢著這座“中國最美小城”。
“等明年這個時候你們再來劍河采訪時,河的兩邊是燈火通明,十里長灘的整條河上,是仿古的游船,游船里現代文明的器具一應俱全,到時,就是一個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7月21日,劍河縣宣傳部長在2013全國知名網絡媒體“多彩貴州行”記者見面會上,通過網絡這一平臺,向人們發出盛情的邀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