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當初一場意外讓他少了一只臂膀
獨臂養路工 28年做好“鋪路石”
金黔在線訊 在省道201線玉屏公路管理段田坪養護站,有一位“特殊”的養護工人,他沒有和其他同事一樣健全的雙臂,但他卻每天和同事們從事一樣的工作,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他就是羅洪祥,一位獨臂養護工人。28年前,他接過父親手中的鐵鍬,成為一名光榮的養護工人。雖然只有一支手臂,但他始終和身邊的“戰友”一直戰斗在養護一線。
■ 一場意外 讓他少了一只臂膀
18年前的一天,一場意外事故讓羅洪祥失去了右小臂。住院休養期間,領導到醫院看望他的時候,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傷愈之后能繼續回到養護站跟同事們一起工作,而且保證能夠勝任本職工作,不給同事們拖后腿。
傷愈之后,正是憑著對公路事業的無比熱愛,羅洪祥回到了他工作生活了18年的田坪養護站,從一個肢體健全的正常人,突然變成了工作中都需要別人幫助的殘疾人,他付出了正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這一切并沒有將羅洪祥“打垮”,他克服了眾多身體不利因素,在工作中反復的練習用右手剩余的殘臂夾緊鏟耙、鋤耙、掃帚、洗波形護欄用的拖把以及割草機等工具,通過不斷的努力終于可以在工作中使用了常需的養護工具。
10年來,羅洪祥為了干好工作,為了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為了不讓別人看低他,就像小孩學走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身汗,憑著堅強的毅力,雖然途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也付出了很多,但從來沒有向單位要求什么,一直在公路養護事業上默默的奉獻著。
■ 身殘志堅 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跡
2010年以來,羅洪祥所在的養護站首先改變了傳統的集體生產作業,把所養路段按每人2.2公里分給了每個職工。身有殘疾的羅洪祥并沒有向單位提出任何要求,與其他職工一樣每月完成2.2公里的養護工作量。
2011年年初在抗擊雪凝災害的“戰斗”中,羅洪祥所在養護站管養的省道201線發生了路面凝凍結冰,致使交通中斷。災情就是命令,他和同事們在抗凝一線奮戰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餓了吃碗方便面,渴了喝口礦泉水,困了就和同事們輪流在養護車上休息一下。
為了確保道路暢通,羅洪祥和同事們要不間斷的采取了鋪撒防滑砂、拋撒工業鹽的方法防滑、溶雪除冰。為及時裝鹽上車,羅洪祥顧不得身體殘缺的事實,他用左手抓起鹽袋的一角協助其他同事往車上扔,由于用力過多過猛,左手指之間裂開了一個口子,細小的鹽粒鉆進傷口,鮮血與鉆心的疼痛使他一時難以承受。領導見狀要求他回家休息,羅洪祥卻說:“這個時候我不能一個人撤離,我能行,如果這個時候我一個人回家的話,我不就是一個“逃兵”嗎?就是睡覺我也睡不著,請相信我,我能行!“
28年的默默奉獻,歷經了泥路向油路的轉變,印證了一名養路工人的公路情結,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體現了不平凡的人生價值,在羅玉祥的公路事業中,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驚人的豪言壯語,但這就是一代公路人默默無聞的鋪路石精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