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趙克志在黔南州包案督查化解突出信訪問題時強調
深入開展信訪維穩“百日攻堅戰”既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又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秩序
6月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冒雨前往福泉市滬昆鐵路客運專線貴州段建設現場,了解工程進展情況,看望當地農民群眾,召開座談會聽取村民代表意見,現場研究解決老百姓的訴求。他強調,要大力開展信訪維穩“百日攻堅戰”,全面落實領導干部帶頭包案制度,統籌解決各種矛盾糾紛,堅定不移支持國家和省重點項目建設,切實做到既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又保障重大工程建設秩序。
省領導秦如培、廖國勛、劉遠坤參加調研。
在今年新一輪信訪維穩“百日攻堅戰”中,趙克志分工包案化解滬昆客專貴州段和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因建設施工引發的信訪問題。在福泉市黃絲鎮新莊村滬昆客專貴州段建設現場,趙克志聽取了工程建設情況介紹,希望施工單位進一步加快項目進度,確保工程如期建成通車。在黃絲鎮新莊村民組孟信豪家中,趙克志實地查看了因隧道施工放炮引起的墻壁開裂等問題,對有關方面采取的積極措施表示肯定,叮囑大家一定要幫助農民群眾把受損房屋維修加固好,讓老百姓住得安心、住得踏實。在滬昆客專福泉段指揮部,趙克志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村民代表的意見,向項目建設施工單位、當地黨委政府有關負責同志了解情況。
趙克志強調,新一輪信訪維穩“百日攻堅戰”開展以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政法、公安、信訪等部門思想統一,措施得力,工作扎實,化解了一批重點難點信訪案件,幫助群眾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在滬昆客專工程和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引發的信訪問題中,涉及滬昆客專工程的共29329戶 125152人,目前已經化解和正在化解的有25355戶109542人;涉及黔中水利樞紐工程的共13640戶68037人,已經化解和正在化解的有 11848戶60814人。對于還沒有化解的信訪問題,有關部門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明確了責任人,制定了時間表,確保矛盾糾紛限時解決。
趙克志強調,發展是解決貴州所有問題的根本,在我省是第一位的,須臾不可偏離、絲毫不可偏廢,必須全面堅持、一以貫之。加快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從根本上講是為了發展。希望廣大農民群眾做到“四個支持”,為建設發展營造寬松、有利的環境。一是農民群眾要支持國家和省重點工程。要按國家政策享受補償,不能提過高的、脫離實際的訴求。對于個別人提出的過高訴求,村干部要做細致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于個別無視國家法律法規,漫天要價,阻路阻工,不聽勸阻,要依法解決。二是農民群眾要支持國家和全省發展大局。正確處理地方利益與全局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為國家、全省的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三是農民群眾要支持建設施工單位的工作。加強宣傳,增強法制意識,不要強拿、強占建設施工單位的物資、材料、工具,更不能破壞已經安裝好的電線、通訊、供水等設施。不能強行要求承接建設施工工程。四是對于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問題,農民群眾要支持理解。解決問題要有一個過程。對于暫時還沒有解決的合法訴求,要相信各級黨委政府完全有能力積極妥善地處理。
趙克志說,當前我省正處在加速發展、跨越發展、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搞建設、抓項目的過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難免會出現一些影響群眾利益的問題。各地各有關方面要本著既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又保障重大工程建設秩序的原則,統籌妥善解決好出現的各種矛盾和糾紛。一是對施工過程中損壞的民房必須修復加固。不管是炮損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的損壞,只要是因為建設施工引起的,建設單位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二是因施工損壞的道路必須修復。暫時不能全面修復的,要采取臨時措施保證農民群眾交通通暢,在工程結束時要全面修復。三是農民飲水灌溉問題必須解決。對于因施工造成供水中斷的,當地政府要多想辦法,既要解決好當前農民群眾的吃水困難,也要解決好農民群眾長遠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四是阻塞的河道必須疏通。切實加強對河道的治理,不能因為河道堵塞帶來洪澇災害,造成農民群眾二次損失。五是形成地質滑坡或造成地質災害隱患的地方,農民強烈要求搬遷的,原則上要實施扶貧生態移民。
趙克志強調,領導干部要全面落實帶頭包案制度,沉下身子化解一批信訪難題。全省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成員都要帶頭包案,開展接訪、走訪、回訪活動,親自推動解決一批重點、難點、熱點信訪案件。全省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要親自研究、親自部署信訪維穩工作,努力把矛盾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要結合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像抓項目一樣抓維穩工作,確保新一輪信訪維穩“百日攻堅戰”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全省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調研期間,趙克志還來到貴定縣昌明經濟開發區,考察園區基礎設施、浙商產業園建設情況和貴州筑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堅持節約用地、向山要地,堅持產城互動,把城市做大、把園區做強,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貴州特色的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路子。
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貴陽市、黔東南州、黔南州有關負責同志,各市(州)黨委秘書長參加調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