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七論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環境是發展的生命線,效能是環境的“主經脈”。“主經脈”運行通暢、搏動有力,發展環境、發展質量才有保障。要迅速掀起一場“效能革命”,為加速發展、跨越發展、轉型發展創造更加優異的環境。
著力向簡政放權要效能。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優化審批程序,清理各類收費。徹底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和規范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能簡則簡,能放則放;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最大限度地壓縮行政審批時間,提升服務水平。同時,規范中介市場,嚴查商業賄賂,糾正違法違規行為。
著力向改革創新要效能。改革創新出生產力,也出執行力。要創新工作思路、目標管理、督促檢查,圍繞各項工作中的難點、重點、熱點和人才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體制機制性問題,用新視角、新思路去分析問題,用新方法、新舉措去解決問題;發揮考核“風向標”和“指揮棒”作用,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機制,促進各級領導干部像抓項目那樣抓人才;加大對人才科技工作的督查力度,形成一級督辦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執行落實機制。
著力向依法行政要效能。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必須運用法律法規調整政府、市場、企業間的關系,堅持依法辦事,堅持政務公開,堅持制度保障。對各類市場主體依法管理、依法服務、依法維護;大力推進陽光政務,用“顯規則”驅除“潛規則”,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和知情權;全面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保障各項制度、程序、標準的全面落實。
著力向責任追究要效能。問責制是行之有效的權力監督機制,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途徑。要堅持黨委與政府同責,既治理行政有錯行為,又重視行政無為問題,切實做到既要廉政,也要勤政;要強化行政監察問責,強化行政過錯問責,黨政班子問責。對決策失誤、失職瀆職、效能低下、督查不力等行為,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依法依規處理。
著力向隊伍建設要效能。機關效能建設,目標在“效”,功夫是“能”,核心在“人”。要切實加強班子建設,大力提升干部素質,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做到看德才選人、憑實績用人。機關效能建設,根本上是作風問題。要下更大的決心整治“庸、懶、散、慢、浮”等問題,使各級機關發展意識有新增強、工作效率有新提高、服務能力有新提升,努力創造更加優異的發展環境。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處于同步小康關鍵期、攻堅期的貴州,迫切需要聚合優良人才、積累優勢資金、吸納優質產業,但這些稀缺資源不會從天而降,唯有靠比周邊地區更硬的工作作風,更高的行政效能,更優的發展環境,才能在區域競爭格局中先人一步吸引各種資源奔向貴州,凝聚成推進轉型跨越的強大能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