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民生改善提出了新理念,對民生改革作出了新部署。小到考試課目的存廢,大到農村土地的流轉,這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將深刻改變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生:獨生子女的下一代不再孤單
《決定》強調,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終于開閘了。”上海白領小陸說,身為人父的他,正好符合“單獨兩孩”政策。目前孩子已讀小學,他多年來一直想和妻子再生一個,“這下好了,以后孩子就不孤單了。”
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說,這是中國人口和生育政策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所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慮維持低生育水平,又要考慮民眾意愿,還有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啟動“單獨兩孩”是應對人口紅利下降、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的積極措施。
學:教育資源分配更為均衡
《決定》指出,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決定》還強調,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儲朝暉說,改革將高考從“指揮棒”變成“服務器”,從現行以行政為主導的計劃招生轉變為以專業為基礎的自主招生,學校和學生選擇權都會擴大。
北京101中學高一學生小楊平時成績不是很穩定,一直擔心高考發揮失利的他對《決定》意見很期待:“機會越多,負擔越小,希望越大!”
移:實施松緊有別的落戶政策
《決定》指出,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這讓上海徐匯區的“群租客”小崔回安徽老家就業的想法更堅定了一些:“大城市很難落戶,小城市可能機會更多。”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說,不放開不合理,全部放開不現實,戶籍政策大門要開,但又要防止一下擠破門。松緊有別的落戶制度,既能滿足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增強產業發展、增加活力的需求,也有利于緩解大城市人滿為患的現狀。
老:“漸進式”延遲退休
針對《決定》“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表述,有臨近花甲的老干部意氣風發:“還想多干幾年。”有50多歲的普通職工卻“不想再干了”。多個網絡調查顯示,“一線工人盼退與領導干部盼延”的意見爭議比較突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漸進式’既符合國際慣例,又符合中國國情;既是應對老齡化的措施,又能緩解養老金壓力。以前提‘研究’,這次明確為‘研究制定’,體現了改革的決心,意味著延遲退休進入到實質操作層面。”
住:看到解決房地產問題的希望
《決定》涉及房地產問題的直接表述較為有限。然而,正是這份改革路線圖,讓人們看到了解決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矛盾的希望。
《決定》指出,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說:“全會的提法意味著對整體房地產稅收體系的調整。對于房地產稅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到一攬子的增減調節,而不僅僅是房產稅一項。”
此前在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已經指出,只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說,三中全會精神能夠得到全面貫徹,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將是必然。
病:看病盡可在家門口
《決定》要求,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建立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關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此外,《決定》還強調,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年近七旬的北京居民老王家門口就有一個社區醫院,但每次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跑。“如果這種契約關系能像家庭醫生一樣,再多些人文關懷,就不用再去擠大醫院了。”北京協和醫學院負責人曾益新說,這次改革特別關注加強基層醫療力量,切中了醫療資源“頭重腳輕”的結構弊病。
業:更多人能圓“創業夢”
北京語言大學應屆畢業生小張和幾位同學想開辦一家翻譯公司,但十幾萬元的啟動資金卻難住了他們:“希望創業基金能幫忙渡過難關,圓大家的創業夢。”
《決定》指出,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新機制。實行激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整合發展國家和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
人保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說,《決定》強調了政府責任,著力破除“拼爹”等就業不公平制度障礙,更大范圍地促進社會向上流動。高校畢業生是創業的生力軍,整合高校就業創業基金將會形成一個統一的幫扶體系,有助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地:城鄉建設用地“同價同權”
《決定》強調,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此外,《決定》還明確,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
對此,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準確把握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平等發展權問題、市場經濟核心的產權問題,使我國城鄉統籌進入一個新時期。而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顯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個方向。(記者 葉鋒 劉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