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10月29日至31日,河南省大部普降小到中雨,西南部局部出現中到大雨。此次“及時雨”有效緩解了該省前期的旱情。31日,省氣象局解除干旱橙色預警信號。
據監測資料顯示,29日14時至31日8時,除濮陽市無降水外,該省其他地區普降小到中雨。全省平均降水量12.7mm,雨量較大的省轄市為:平頂山市23.0mm、洛陽市20.8mm、漯河市20.0mm。其他城市均在10mm~19.4mm。雨量居前三位的縣市為:西峽縣35mm、新鄭市31mm、淅川縣29mm。
該省各地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積極實施人工增雨作業。29日至31日,全省14個省轄市的80個縣(市、區),開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250個點次,飛機作業4架次,發射人工增雨炮彈2395發,火箭彈593枚,燃燒碘化銀煙條300根。地面作業影響面積約7.77萬平方公里,作業影響區普降中雨。
根據該省10月31日7時0cm~20cm相對濕度資料統計,與10月29日墑情資料對比,干旱站點減少了16個,減少比例為12.5%。豫中和豫西部分地區0cm~20cm旱情明顯緩解,豫西地區重旱范圍減小。
專家建議,降水過程結束后,旱情仍未緩解的地區,應及早采用小水細灌的方式提高土壤含水量,為小麥苗期生長和安全越冬打好水分基礎。同時,加強冬小麥苗期田間管理工作。目前該省大部分地區冬小麥處于出苗-三葉期,降水或灌溉后,各地要及時采取松土通氣措施,促進小麥根系生長。(記者苑海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