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有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向沈陽晚報、沈陽網投訴,他們在從未投過任何簡歷的情況下,卻接到了一家保險公司“招聘內勤人員”的面試電話。到了該公司他們就被安排“保險銷售”相關培訓和考試,與“內勤”工作性質相差甚遠;本來承諾實習期有工資,可近2個月來從未發過工資,入職時辦理的工資卡一分錢沒進賬不說,辦卡時卻反被要求向公司賬戶轉賬了500元“保證金”。如今他們有人已辭職,卻被告知沒有工資,“保證金”也不知還不還。10月30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蹊蹺的電話:被保險公司通知面試
據他們講,大約9月初他們得到了一家保險公司招聘“內勤人員”的面試電話,當時大家都很詫異:自己從未向保險公司投過簡歷,何來的面試?
對方稱,他們公司因為要擴大,因此比較缺少內勤人員,他們是在網上篩選的簡歷,而這些投訴者稱他們從未大規模公開在網上投過簡歷。
這些學生在面試、復試順利通過后,又被安排了保險知識選拔培訓。投訴者小卓(化名)告訴記者,他知道自己沒有任何社會經驗,保險銷售肯定不適合他,于是他多次向培訓老師和招聘人員求證,均被告知是招聘內勤。像小卓這樣的學生這批就有20人,實習期被分到該公司的沈河區、皇姑區兩個分公司。
相悖的培訓:內勤崗位配銷售培訓
“初次筆試后公司對我們定崗面談,告訴我們一共有十幾個崗位是內勤,有5個是銷售,大家報的都是‘內勤’。但負責人告訴我們,要去營銷團隊實習3個月,這期間有能力就做兩個保單,但并未提及做不成不給工資,實習期的工資是1500元、1700元、2000元不等。”投訴人小卓說。
據小卓說,培訓時老師告訴他們,內勤是為保險營銷業務服務的,所以必須學習保險知識,因此他們又被安排了保險銷售員必須參加的“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并被收了100元。
9月26日小卓和其他大學生正式到公司報到后,連續三四天也沒有人和他們提簽合同的事,每天只是跟著學習公司的保險產品知識。
奇怪的規定:交公司500元保證金
公司還讓小卓等人每人辦理了一張銀行卡,并用該卡號賬戶每人向公司賬戶打款500元作為“保證金”。有負責培訓的老師說,這是他們的“工資卡”,辦理銀行卡的時候就算入職了。
9月底,該公司一位總監完全否定了培訓老師的說法,明確說:過去的培訓期無工資,國慶假期之后才能有工資。10月8日,其中部分大學生被安排簽訂了一個保險代理合同,但由于太專業他們根本看不懂,主管負責人讓他們簽了基礎內容,其他內容由主管來填寫,之后合同就被收走了。學生們手里至今沒有任何文字合同憑據。對方給的說法是:“公司留底一份,交給上面一份。”
無奈的結果:浪費時間還沒有工資
另一個投訴人小春(化名)說,前段時間,他們又被安排到街上去做調查問卷,一周內要提供30個人的電話號碼和調查問卷。看著工作與保險業務員越來越像,卻與內勤越來越遠,小春和幾個同學相繼辭職。小春離職時卻被明確告知,沒有任何工資,他去問什么時候能退500元的保證金,也未得到明確答復。
小春告訴記者,該保險公司每月都要招聘一批新人,但新人和老人之間被嚴格限制來往,后來很多老員工偷偷告訴他們,自己進來時也是說招聘內勤,可后來都是從事保險銷售工作,還有前一批的有些員工干了三個月辭職后一分錢都沒得到。
這些投訴的大學生認為,自己還沒有工作經驗,這種不適合自己專業、難度大且沒有穩定收入的工作對他們來說就是在浪費時間,該保險公司這種瞞天過海、讓大學生從事業務員工作的行為讓他們非常氣憤。
不能向記者回應任何問題
10月30日,記者與該保險公司皇姑分公司一位總監取得聯系,這家分公司是這些大學生的兩個工作地點之一,針對此事詢問這些大學生是否有工資的問題,該總監稱“不一定”,并表示不能向記者回應任何問題。
記者又來到這家保險公司位于沈河區的分公司,是另一部分學生的工作地點。一位趙經理接待了記者。起初,記者以應征者身份找到趙經理,趙經理稱仍在招聘內勤。記者詢問實習期是否有工資時,趙經理稱15天培訓期后即為“入職”,就開始有工資了,實習期工資為1500元、1700元、2000元不等,過了實習期后工資更高。
隨后,記者又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再次求證實習期工作一兩個月后是否有工資。趙經理說:“那我要看這個人的表現,看他是為什么辭職,還要看公司對他是什么看法再決定給不給他發工資。另外,還要看這個人的入職時間,如果分公司沒有給他按規定時間報入職,那他可能不到一個月就拿不到工資。”她又強調說:“反正如果干一個月就走是肯定不會給他工資的。”
對于收取學生保證金的問題,趙經理稱,是怕工作人員出入公司帶走公司財物。如果離職,正常公司會在15日內將這筆錢返還給他們,但如果遇上特殊情況,也可能延遲時間。(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 徐微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