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我了解,有些行業內的旅行社都已經在考慮轉行不做了,大部分旅行社目前還是處在觀望期,新《旅游法》實施后,如何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大家也都在探索”,27日,新《旅游法》實施已經快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康輝南京國際旅行社日韓部的總經理樊武生表示,目前對于大多數的旅行社來講,這成為了一個市場的磨合期。
十一之后,元旦之前,本來就是旅游的淡季,加上新《旅游法》的實施,為本是淡季的旅行社行業又增加了些冷清,“團費增、游客減”更強化了淡季效應。雖然是雙休日,但在南京的幾家旅行社的營業大廳走訪,似乎都顯得不太景氣。
南京中山友好國際旅行社的負責人陳都江表示,往年的時候雖然是淡季,但也沒有淡到這個樣子,正常在周末,最起碼能收到一些散客,但現在,本身是淡季,再加上新《旅游法》的影響,確實門可羅雀。而在中國國旅江蘇旅行社的服務大廳,也只剩下兩名工作人員,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尹燭香說,雖然昨天有十位左右的游客到現場問了問情況,但有口頭意向的卻非常少。
喜愛出國游的南京市民陳建中算了一筆詳細的帳:“今年年初我們一家三口到東南亞的一個國家出游,基本上1萬多就可以搞定,但現在我想帶父母也去看看,卻發現價格漲了一倍還多。這樣的報價我確實要掂量掂量去不去,畢竟貴了不少”。
在新《旅游法》實施后游客減少,已經是旅行社毫不回避去談的事實了,據旅行社的統計,目前影響最大的就是東南亞方向,以及歐洲、日韓等購物目的比較明顯的國家。
“現在就是旅行社的陣痛期”,陳都江稱。
樊武生認為,其實大家也不必過分悲觀,現在需要的是對新《旅游法》的好好解讀,以及摸索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找到新盈利模式,而不是一味的認為這就是一部“漲價法”
陳都江也表示,從長遠來看,新旅游法帶來的后續影響還是比較有利的,“不能單純地稱為漲價,這應該是價格的回歸。比如以往的行程,它里面有一部分的二次消費,也就是說額外增加的一些自費的景點,通過這些來填補團費價格低的狀況;然后,還有購物的環節的補貼。而現在,團費已經把自費景點費用包涵在內了,而后又把購物項目刪除,總體看價格是漲了,其實并不是,這才是比較直接的價格”。
不可避免的,在新法實施后,旅行社也面臨著一些左右為難的狀況。
“有時旅客確實有購物想法,想讓熟悉情況的導游推薦,但導游現在就會很謹慎,只建議可以買什么特產,不會推薦地點,顧客自己找的時候有時就比較煩,這在我們近期的意見反饋中常能看到”,樊武生說,怎樣處理好這樣的新矛盾,以及在“團費漲、游客減”這樣的淡季效應后,找到旅行社的新盈利模式,許多同行都在觀望探索中。(孫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