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多地仍有強降雨,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預警
近期,全國多地遭遇強降雨天氣,四川東部、重慶西部、安徽南部等多地降了大到暴雨。
6月26日以來,皖南地區普降大雨。30日安徽省黃山、宣城兩市又突發暴雨洪澇災害,造成7個縣區23.7萬人受災。
令人惋惜的是,洪水造成羅東舒祠、長春社、羅潤坤宅等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多處古建筑浸水,最大深度達1.6米,羅東舒祠側面女祠的一堵墻被洪水沖垮。眾川河上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元代古橋——環秀橋,橋面等被洪水沖毀。呈坎村內的道路、引水古渠等基礎設施也不同程度受損。
6月30日凌晨起,重慶西部地區出現強降雨天氣,加之涪江、瓊江出現超保證水位洪水,導致洪水猛漲,場鎮進水,部分區縣受災嚴重。目前,重慶已啟動全市防汛三級應急響應。
6月30日,四川省遂寧市78個測點雨量達50毫米以上,其中76個測點雨量超過100毫米,7個測點雨量超過500毫米。最大雨量在船山區老池鄉,達到588.7毫米,創遂寧雨量的歷史極值。
中央氣象臺1日18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多地仍會迎來大到暴雨。
各地各部門采取措施,應對洪澇災害
氣象專家分析,最近幾天,我國南北方一些地區同時出現了強降雨。一般來說,這一階段我國的主雨帶應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北、東北雨季大多出現在“七下八上”(7月下旬到8月上旬)。但這些天隨著副熱帶高壓增強、暖濕氣流往北推,主雨帶北抬到了華北。據預測,4日以后主雨帶又將回到長江中下游。
針對當前防汛防臺風的嚴峻形勢,國家防總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并派出6個工作組赴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安徽等省份協助指導防汛防臺風工作。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也緊急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并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
各省市積極啟動緊急預案,開展自救。安徽省減災救災委、民政廳下撥省級救災應急資金718萬元,調運發放500床棉被。
7月1日9時,四川省減災委、民政廳啟動四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兩個工作組趕赴遂寧和德陽災區,核查災情,協助開展救災工作。
據國家減災辦統計,截至7月1日14時,近期全國暴雨洪澇災害,造成9省份受災、46人死亡或失蹤。而據國家防總統計,截至7月1日,今年以來全國因強降雨、融雪、臺風等引發洪水致使26個省(區、市)2719萬人遭受洪澇災害,死亡157人,失蹤16人,直接經濟損失約280億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