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那天送來的時候,小伙的神志雖然清楚,但是精神差,顯得很煩躁,查體也不配合。”熊猛說。送到中大醫院的時候,小周的傷勢把所有醫生都嚇了一跳。“他屬于面部開放性外傷,上頜骨全段前端、鼻骨、眼眶自右側額部前顱底軟硬組織全缺損,”醫生回憶,小周入院時,甚至能看到跳動的大腦暴露在外,“這可能是幾十年來碰到最為嚴重的面部毀損傷的病人了,如果再卷進去一點,肯定丟性命,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七竅”里沒了“五竅”醫生清創時都“心驚肉跳”
記者在病房外看到,小周的頭部裹滿紗布,但縫合的痕跡卻觸目驚心。本是一位帥小伙的小周遭此重創,并不愿意過多言語,而父母也在病床一邊默默陪著他。中大醫院整形外科郭宗科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常常說人有“七竅”,即頭面部的兩眼、兩耳、兩鼻孔及口。這個不幸的小伙卻沒了“五竅”,甚至連舌頭都被絞成幾段,讓人唏噓不已。
專家介紹,病人送來后,發現是一個大面積的面部毀損,在組織全院會診的同時,醫生對病人進行抗感染、清創治療,盡快封閉顱底暴露創面,并將創面與口腔、鼻腔、上頜竇腔等隔開,隨后對患者進行了覆蓋創面手術,手術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
雖然死里逃生,但對小周的救治工作卻開展的非常艱難。由于牙齒、口鼻全部損毀,小周說話時沒有了鼻腔的共鳴,說起話來都是嗡嗡的含糊之聲,只能靠著書寫來和醫護人員交流,這讓所有醫護人員都非常揪心。考慮到患者非常年輕,一下子可能無法接受毀容的事實,熊猛主任及時請到了醫院心理精神科的醫生對小周進行了會診,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以及抗焦慮的藥物治療。隨著病情的慢慢好轉,小伙的情緒才漸漸穩定,脾氣暴躁也少了,慢慢接受自己出意外后遭受創傷的事實。
三維換臉
“中國式換臉”需要一整年
病房里的小周滿頭都包裹著紗布,經過第一階段的處理,小周的全身狀況已經得到改善。記者了解到,醫院給小周“換臉”的第二步便是對臉部創面的覆蓋。通過實現在背部和大腿部位植入擴張器,熊猛率領團隊在小周的背部取下了背闊肌肌肉瓣進行創面填充,同時取下右側大腿部位擴張的皮膚進行表皮覆蓋。“移植的時候難度在于,要通過顯微鏡進行背闊肌血管和顳淺動靜脈的血管吻合,這樣能夠幫助局部有血有肉,消滅創面。”熊猛主任說。
對于小周的“換臉”計劃,熊猛主任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了下一步的構想,通過選取小周自己的組織為他實行“中國式換臉”,即通過自體而不是異體的方式進行臉部“再造”。但問題在于,醫生沒見過小伙周某毀容前的面貌。于是,一種名叫“三維重建”的技術便能派上用場。整形外科專家組計劃將小周臉部輪廓和毀容器官范圍等信息掃描到計算機中,用數據分析出毀容前個性化的五官,再用三維打印技術打印出一個立體臉部模型,再植入假體進行血肉支撐。臉部模型的外部再用超薄皮瓣覆蓋,之后再對局部結構進行雕塑,比如義眼、鼻再造等多次修整。
“完成整個‘換臉’過程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熊猛主任估計。他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國外采取的都是“異體換臉”技術。“異體換臉”后,患者還要面臨各種問題,遭遇排異反應,移植者日日服藥,要面對感染、腫瘤等眾多風險,經濟負擔沉重不堪。而“中國式換臉”完全是用患者自己的組織。
提醒
小伙術后要去換張新身份證
記者了解到,像小周這樣遭遇大面積毀容的患者,在整個面部“換臉”過程結束之后需要到當地派出所去重新拍照,更換身份證件。由于是工傷,小周目前所有的醫療費用都由單位暫時支付。
相關新聞
云南小伙被黑熊咬傷曾成功換臉
“換臉”手術是根據患者損傷程度,切取供者相應的顏面復合組織,通過顯微外科方法吻合血管、神經,移植到患者顏面部的技術,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2006年4月14日,西安西京醫院為一位云南傈僳族男性患者完成了“換臉”手術。傈僳族青年李國興遭遇到黑熊襲擊,導致自己受到嚴重毀容性外傷。為李國興提供面部組織的供體是一名腦死亡的男性患者,通過14小時的手術,李國興成功“換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