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5月15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國際會議在杭州市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大會上發言。據了解,本次大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在全球范圍內舉辦的以“文化”為中心議題的一次盛會。中新社發 李晨韻 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國際會議15日在中國杭州召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劉延東說,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迫切需要從文化的高度審視傳統發展理論和發展道路;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關系更加緊密,迫切需要文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支撐力量;國與國之間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人文交流日趨深入,迫切需要文化發揮增信釋疑、溝通心靈、深化友誼的獨特優勢。當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成為各國的共同選擇,只有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凝聚成文化的共識,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世界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劉延東倡議,要尊重文化多樣性和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在包容中求共識、在差異中促和諧、在合作中共發展。要推動文化傳承創新,以文化之力塑造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要堅持文化創造源自人民、文化價值在于惠民的理念,優化文化發展環境,激發推動文化繁榮的生機與活力,不斷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要深化跨文化交流,發揮文化影響力,共同推動和諧世界建設。中國政府將繼續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的基本戰略之一,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在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同時,為人類繁榮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文化不是奢侈品,而是作為一種生命的源泉,文化造就了今天的我們,它是人類創造和發明的精髓和原動力,可以不斷更新。當前世界的發展還不夠以人為本,為了動員人們的積極性,必須以文化為基礎來進行建設。就發展模式來說,并沒有一個“一刀切”的模式,不能夠為全球所有人制定一個統一的目標,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安排日程。
此次會議是自1982年墨西哥世界文化政策大會和1998年斯德哥爾摩文化政策促進發展大會之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又一次重要國際文化大會。共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的400多名代表與會。 (馬海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