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摘要: 張藝謀在錫已育二子一女的消息,近來成為坊間街頭巷尾新聞的新聞,并由此引發社會關注。名人或富人生二胎或者更多的孩子,是否享有特權?
有些外來戶來了就生生了就走
。
有些外來戶來了就生生了就走
市民李女士反映,所在小區有一對賣水果的安徽夫婦,一心想要兒子,連著生了3個女孩,后來又懷上了第4個。由于每兩年生一個,經濟壓力非常大,當時這對夫婦決定如果第4個孩子還是女孩,就把其中一個孩子送人。李女士說,后來這對夫婦終于生了個兒子,現在4個孩子都上學了,負擔特別重。“孩子的戶口難辦,只能多掙錢,回家交了罰款再落戶口。”李女士說,那個老板娘雖然如愿以償了,還是后悔超生太多。很多外來人口即便要交納社會撫養費,一般都不愿選擇在無錫支付,他們老家的罰金標準要低得多。“她馬上要搬走了,我們也不知道她搬到哪里去。”無錫一老新村的計生工作人員反映,前兩天去社區走訪,發現一名 1995年出生的外地女孩,還未滿18周歲就生了個小男孩,法定婚齡都不到,不具備任何生育手續,當然也就沒有準生證。面對社區計生人員,女孩表示很快就會搬走。這位計生工作人員反映,小區里這種事情多得很,出租戶的流動性大,有的搬來就生了,有的等你發現她懷孕已經快要生了。有一對90后外來小夫妻,馬上要生孩子了,還沒有準生證明,這讓她們很難管理。
富人生二胎最難查主要靠舉報
大型企業、銀行、學校等單位的人,很少會出現違法生育情況,一位基層工作者表示,對機關事業單位出現違法生育,相關領導人會被一票否決,因此管理上抓得緊。但對于經商或自由職業者來說,制約性措施就少了。
現在外地來無錫經商的人很多,不少人開了公司,這些人生二胎是最難被發現的。一位基層計生工作者介紹,這些人一般早出晚歸,很難碰面,還時不時要回老家。如果有一段時間發現其家中孩子多了,計生人員一上門,他們都很警覺,馬上會消失得無影無蹤。“這種現象在各大城市都有。”市民陳女士說,她有個朋友在南京,老公經商,妻子是全職太太,連生了兩個孩子,還準備生第三個。“他們戶口不在南京,很少和當地人接觸,沒人會注意到他們家超生”。市民張女士反映,超生的人多數有錢。就她所知,小區里有位業主來自宜興,在無錫做生意賺了錢,女兒已經出嫁,兒子也上了大學,已近50歲的太太最近又生了個小孩。經商的老板們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不大與小區的鄰里交往,基層計生工作者很難發現其超生情況。一位計生工作者表示,身邊曾有好幾起被生意伙伴舉報而被查實的超生行為。
由于超生行為比較隱蔽,一位計生工作者表示,市民舉報成功的話,可獲得500元獎勵。“舉報容易查證難。”一位社區工作者表示,有些外地經商者,會拿出在當地已交納社會撫養費的憑證。而全國各地的生育政策又有諸多不同,像一些中部省市農村,第一胎是女兒,5年后是準許生第二胎的,都是符合生育政策的,正確捕捉信息的難度相當大。
超生一個,征收社會撫養費最少28萬
如果是違法生二胎,要交多少錢?一位社區計生工作者表示,隨著家庭收入增加,不少不符合政策,又非常想有兩個寶寶的家庭常會悄悄打聽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情況。有一位母親就表示,如果只要出10多萬元,這個錢他們愿意出。不過,一些計生工作者表示,這幾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社會撫養費也水漲船高。
《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社會撫養費的征收,城鎮居民以孩子出生前一年設區的市或者縣(市)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計征的基本標準;農村居民以孩子出生前一年鄉(鎮)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計征的基本標準。實際收入是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二倍以上的,除按照本條第三款規定交納社會撫養費外,對其超出人均收入部分還應當交納一倍至二倍的社會撫養費。 ”其中,“不符合本條例規定多生育一個孩子的,按照基本標準的四倍交納社會撫養費”。據了解,這個四倍是指夫妻兩人各自收入的四倍。一位計生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即便夫妻雙方都沒有收入來源,如果今年生第二胎,按2012年無錫市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6萬元,這個社會撫養費最少交28萬元。
據介紹,無錫有位市民在孩子出生前一年彩票中了大獎,后來被查實,也交了不菲的社會撫養費。有些企業法人因為收入相當高,被罰上百萬元的也大有人在。
一位街道計生工作人員表示,發現有人超生,他們會上門取證。如果不肯交罰金的話,會進行立案通過司法部門強制執行。多年來,無錫人一般都知道超生必須要付社會撫養費,想要超生的話都會先打聽一番,了解相關的政策。“經濟上有承受能力的才會超生”。
不過,對于一些自由職業者來說,尤其是經商一族,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是有一定難度的。一位計生工作人員介紹,中國不像國外收入透明,很多富人賬目很難查清楚,出示的賬戶甚至是負資產。 (晚報記者 王京 艾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