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世界政府”的提議得到了許多名人的支持,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作家加繆、學者史懷哲等。近2萬人參加了他在法國首都舉行的集會。
“世界政府”與“世界護照”
1949年,戴維斯成立了“世界公民國際注冊處”,該組織成立后,迅速收到來自全球各地的注冊申請。根據《紐約時報》援引位于華盛頓的“世界服務機構”的數據,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95萬人經由該組織注冊成為“世界公民”。
1953年,戴維斯著手創建組織“世界公民政府”。“我們組織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全球性憲法機構,保障全球居民共同生活在和平中,”組織當前負責人大衛·蓋洛普周一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組織的業務如此繁忙,以至于戴維斯第二年又創辦“世界服務機構”,承擔該組織的服務職能。
截至目前,“世界公民政府”已經發放了超過50萬份“世界護照”,不過,現在并沒有該種護照成功出入各國的相關數據。美國《波特蘭新聞先驅報》的數據顯示,“世界公民政府”累計向全球250萬人發放過身份認證證件。
即便是在生命最后幾年,戴維斯也沒閑著。去年,他向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提供了一份“世界護照”,這名著名泄密者目前仍待在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內。就在戴維斯去世前的幾周,他又通過俄羅斯官員向“棱鏡門”主角愛德華·斯諾登提供了一份相同護照。不過,斯諾登還未對此發表評論。
目前,布基納法索、厄瓜多爾、毛里塔尼亞、塔斯馬尼亞、多哥及贊比亞等六個國家已經宣布正式認可“世界護照”。
“世界公民”出入境碰運氣
成為“世界公民”的步驟并不復雜,任何存有此種身份認同的人,都可以在“世界公民政府”的網站上提交在線申請,申請者并不需要否認自己的國籍,只需簽署一份認同“世界護照”的聲明,然后繳納45美元或者75美元,以便獲取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護照。
美國網絡雜志《Slate》報道,2006年,一名出生于美國加州的男子涉嫌在玻利維亞制造一起爆炸案,遭到起訴。這名男子否認自己是美國公民,他周游拉美諸國,所持的就是“世界護照”。盡管“世界護照”只是一個非政府組織授權的證件,但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對于跨國旅客來說,持“世界護照”并非完全行不通,這取決于你去哪個國家。
“世界公民政府”的數據顯示,盡管只有6個國家正式認可這一護照,但有超過150個國家曾經接受過至少一次持這一護照者的入境請求——戴維斯第一次持證出境的目標國便是6國之外的印度,他表示,盡管孟買的出入境工作人員表示“有些迷惑”,但仍然準許了他的入境請求。
不過,該組織也承認,不保證這一證件能在所有國家奏效,不僅如此,“世界公民政府”還特別提醒,在以下國家,“世界護照”可能完全不起作用。這些國家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瑞典、英國以及美國。
[聲音]
“我并非一個沒有祖國的人,我只是沒有國籍。”
“如果單一國家不再存在,這世界便不會再有戰爭。”
——加里·戴維斯
“世界公民”NO.1
1921年7月27日,加里·戴維斯出生在美國緬因州。他的父母是當時享有盛名的樂隊領袖,因此他在成長過程中也經常接觸音樂。盡管畢業于卡內基理工學院,戴維斯之后仍然選擇去百老匯做一名演員,并曾在紐約影展等活動中獲得嘉獎。
在“改行”建立“世界公民政府”后,他一直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同時還投身政治活動,1988年,他曾宣布作為“世界公民黨”候選人參加美國總統大選。
[媒體評價]
他是“世界公民”NO.1。
——美國《紐約時報》他是“世界公民”的有力倡導者。 ——美國《赫芬頓郵報》
他是“世界公民”運動先驅。——法新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