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聯合國新聞中心13日發布消息稱,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日均值最近超過了百萬分之四百(400ppm),稱這是百萬年來“二氧化碳濃度首次突破這一關口”,引發聯合國方面的高度關注。
聯合國負責氣候變化的高級官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13日就此特別發表聲明,指出人類已因此進入了新的“危險地帶”,目前已到了各方盡快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要時刻。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此前通報說,位于夏威夷的冒納羅亞天文臺10日監測到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達到400ppm。NOAA的專家指出,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
夏威夷冒納羅亞天文臺自1958年開始持續監測大氣中每小時的二氧化碳濃度,其最初測定的該數值是317ppm。到本世紀初,這一數值加速上升,達到380ppm左右。該天文臺所測數據被美國政府部門和科研機構認為具有重要代表性。
美國研究人員認為,北半球許多地方的日均二氧化碳濃度將于本月初超過400ppm這一關口,而在北極部分地區觀測站錄得的數據顯示,當地的日均二氧化碳濃度早已突破400ppm。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早前發布的報告指,到本世紀末,人類需要將大氣溫室氣體的濃度水平控制在400ppm以內,才有三分之一的幾率將增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美國研究報告稱,地球歷史上二氧化碳濃度最近一次超過400ppm,大概是在距今500萬年到300萬年之間的上新世時期。
菲格雷斯在聲明中表示,聯合國本年度的新一輪氣候變化談判將于6月3日至14日在德國波恩舉行。會議將繼續探討如何推動全球氣候談判進程,為年底舉行的華沙氣候變化大會做準備。(李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