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她自任村官以來,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心系群眾,在三個代表學習活動中被縣委評為先進個人,被鎮黨委評為“先進女能手”,她就是縣人大代表、米溪村委會副主任黃元清。
黃元清,女,1974年出生,現年39歲,2008年至今擔任天柱縣邦洞鎮米溪村副主任,同時擔任縣、鎮兩級人大代表。作為縣、鎮人大代表,她心系村民生活疾苦,情系村級經濟發展。她不畏勞苦,工作扎扎實實,無私奉獻,為米溪村各項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當村官不畏勞苦
米溪村轄8個村民小組,260戶,1008人,是進入天柱的西大門。該村是以種植糧食為經濟收入的單一經濟農業村。為擺脫貧困,2000年,她與丈夫南下廣東打工八年,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想到本村村民還在貧困線上掙扎,如果還沒利用科技致富,要想脫貧也只是一句空話。2008年回鄉過春節時,夫妻倆商量,不再外出打工了,充分利用打工所得積蓄發展種養殖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她發展養殖,丈夫組建一個12人的建筑隊在當地從事建筑業。村民看到她帶頭致富的積極性,同時又幫助村民解決就業,增加村民收入,2008年村級換屆時,被村民選為米溪村副主任。她一上任就說:“作為群眾選出來的帶頭人,就不能辜負群眾的期望,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村兩委班子會上,常與班子成員分析全村的現狀:群眾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觀念十分嚴重,導致農民收入緩慢。面對薄弱的集體經濟和群眾求富的強烈愿望,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帶領群眾致富。于是,經過與村兩委班子商議,制定了切合本村實際的發展思路,創建了米溪村返鄉青年創業示范園,依托本村資源,帶領群眾發展生豬、土雞、土鴨、山羊、竹鼠等養殖業,同時整合土地資源,種植太子參、金銀花、鉤藤、尾參等種植業。,2012年全村養殖出售生豬1538頭、土雞2600羽、土鴨4800羽、山羊850只、竹鼠400只,種植的金銀花300畝、太子參100畝、鉤藤20畝、尾參160畝長勢喜人,豐收在望。全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3882元增加到現在的5860元,村民的小洋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群眾的錢袋子鼓了,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新農村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為村民解難深得人心
米溪村居住分散,基礎設施極為落后。她與村兩委成員一道,積極向縣、鎮爭取項目,解決了260戶1008人的飲水問題,對村組道路進行了硬化,解決了人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為了改善村級辦公條件,還爭取到項目修建了村級辦公樓、村級衛生室、村級體育場所等。為樹文明新風、除陋習,在她的引導下,組建了腰鼓隊、文藝隊,每年春節在村委會舉辦迎新春文藝慶祝活動,還邀請縣、鎮團委領導參加指導。在農閑和晚上排練節目,使那些原有空閑時間就打麻將的惡習人員變成了文明向上的文藝隊員。自編自演節目宣傳計生與人口政策、法律法規等。該村近兩年來被鎮評為先進集體、維穩工作先進單位,2012年被縣委組織部評為“好班子”。她奮發有為的行為深受村民的好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