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臺江縣施洞鎮政務服務大廳人聲鼎沸,農戶們排成兩行長長的隊伍,在焦急地等待加蓋公章,以申請貸款發展產業增加經濟收入,服務大廳門上貼有“辦事請出示誠信計生證明”字樣。
“我是在響應國家的號召,準備在村里發展養殖業,為什么不給我簽字?”
“你妻子生育一孩時還沒到法定的20周歲,屬于早育,你還沒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按照你與村里簽訂的誠信計生雙向承諾書,你屬于重點管理戶,必須交清社會撫養費并落實避孕節育措施后才能給你簽字。”這是當天施洞鎮偏寨村村民楊某到服務大廳要求加蓋公章時與分管計生副鎮長的對話內容,也成今年以來該縣把誠信計生證明作為為群眾辦事服務的“門檻”的寫照。
自從該縣“雙誠信,雙承諾”工作開展以來,縣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為把工作落到實處,把群眾“雙誠信,雙承諾”落實情況作為縣委政府服務群眾的條件。于是各鄉鎮計生辦門前,每天前來辦理誠信計生證明的群眾總是絡繹不絕,負責審核的計生辦同志忙得不亦樂乎。
據統計,目前該縣78個部門單位結都出臺了切實可行的“雙誠信、雙承諾”工作實施方案,各鄉鎮對各村支兩委干部和村計生主任進行業務培訓;縣計生局組織各鄉鎮協會工作人員和分管領導集中學習150余人次,印發“雙誠信、雙承諾”工作指導手冊20000冊,下鄉鎮、村督促指導21次。(張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