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今年太干了,往年熟谷子時這里水還有我手臂這么大。”筆者在貴州省榕江縣忠誠鎮盤踅村采訪時,老黨員楊通井指著村里的水井說“今年我們村受災太嚴重了,如果繼續這樣干下去,全村糧食收成將受到很大影響”。入夏以來,該縣持續高溫,降雨嚴重偏少,縣內已出現嚴重的旱情——各地水田灌溉水源枯竭,人畜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嚴重,給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用水造成極大影響。
旱情繼續蔓延
據統計,截止7月31日,該縣農作物受災面積已達8.47萬畝,成災面積4.92萬畝,絕收面積0.38萬畝,預計直接經濟損失近700萬元。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周內無有效降雨,仍然持續高溫少雨天氣,預計旱情將進一步加重。
位于該縣車江大壩萬畝良田核心區域的口寨村是受災最嚴重的村之一。由于工業和其他種植園分用農田水源,時下無水引入溝渠灌溉。村支書楊燦喜俯身站在那龜裂的水稻田里,手里握著一支干枯的玉米桿,輕輕地往稻田的裂縫里一插,抽出來用手指丈量裂縫深度已有近15公分。他說:“入夏以來,滴水不下,農作物嚴重受災。目前受災水稻面積已達850多畝,葛根種植示范基地受災也非常嚴重,如果旱情再持續,今年我村的農作物收成將會大大減產”。
“村里的災情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水利局已送來抽水機、水管和其他水利設施等設備”村支書楊燦喜說。目前,村支兩委已組織群眾進行自救,鼓勵群眾該種耐旱農作物,以此降低因旱災給農民帶來的影響。
忠誠鎮盤踅村位于寨蒿河畔大山腰上,自7月中旬以來,村里的自來水的水源已經斷流了,村里人畜飲水都靠車子拉或人工抬來,全村稻田多數在大山半坡,因無水灌溉都已經干裂了。據鄉農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龍斌介紹:該村是一個產糧大村,村里還種植有幾百畝的百合和葛根,大旱來臨,今年的糧食和經濟作物將受到極大打擊。
像口寨村和盤踅村這樣的遭受旱災比較嚴重的村比比皆是,整個榕江大地一片“喊渴”,尤其是山坡上的村寨,旱災已嚴重影響著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了,許多群眾因自家水稻嚴重遭旱災,預計今年秋糧顆粒無收,紛紛外出務工,尋找其他門路維持生活。
全力以赴保民生
面對旱情,該縣縣委、縣政府迅速反應,把抗旱救災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進一步加大抗旱救災資金、物資和人力投入,全力以赴抗旱保民生、保秋收、保增長,努力把干旱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各級政府認真貫徹上級指示精神,采取措施、科學調度、加強對各級抗旱工作的領導,優先保證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農村人畜飲水安全。
與此同時,各鄉鎮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摸底調查,對人畜飲水困難的村組,在尋找新的水源的同時,組織運水車輛流動送水,特別是老弱病殘、留守兒童、鰥寡孤獨、單家獨戶人口等重點人群,要重點照顧,決不讓一個人沒水喝;縣農業部門加大物資儲備和調度,作好種子、化肥、地膜等農資的調運和管理,并做好保苗、種植調整、防蟲防病等的指導,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推廣節水科技運用,農業節水改造、水改旱種植、薄膜覆蓋保水、作物該種等技術改造和推廣,積極動員和引導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把因災損失降到最低;縣民政、水利等部門加大救濟糧、抽水機、輸水管道等抗旱救災物資的儲備,及時向上級爭取抗旱經費,組織救災救濟,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生產,加大水渠維修和灌溉水的分配,充分利用現有的庫塘和“五小”水利工程的作用,科學調配有限的水源進行抗旱,保證沿河一帶壩子田用水充足;氣象部門密切監控旱情態勢,準確提供旱情動態,每日報送旱情信息,及時發布旱災預警預報,積極做好人工增雨作業準備工作;衛生部門定期對城鎮、學校、村組供水點的水源、水池水質,尤其是新設水源點的水質開展衛生監督監測,確保生活飲用水的衛生安全。
黨群同心共抗旱
針對旱情,縣委組織部組織黨員、駐村干部和干部入村了解旱情,深入到田間地頭抽水灌溉,并幫助群眾抗旱保苗、搶種和中耕管理等工作,并入戶了解民意,關心群眾生活,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
“今天我們已經連續抽水近10個小時了,已幫助8戶群眾灌溉超過10畝稻田。”寨蒿鎮平堡村駐村干部楊國如是說,“近一周來,我們的工作就是在沿河一帶幫助群眾抽水灌溉稻田,白天與群眾一道干活,夜晚進村入戶了解旱情和了解民意”。
像平堡村這樣的駐村干部抗旱工作組非常多,黨員干部帶領駐村干部深入到千村萬寨,有的幫助群眾抽水灌溉稻田,有的幫助群眾尋找水源,有的肩挑背駝為孤寡老人送水等等。無論以什么方式抗旱,這都是共產黨員用不同的方式來詮釋對人民負責。
“我們已投入抗旱設備近40臺,抗旱資金4.5萬元,對全鎮1000多畝稻田進行抽水灌溉、作物改種等補救措施,還組織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深入各村入戶調查,動用各種力量抗旱救災,爭取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榕江縣寨蒿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龍城說,“抗旱救災是一項民生工作,黨員干部就應該沖在第一線,時刻保持與群眾走在一起,共同面對災害”。
目前,該縣抗旱救災工作已全面啟動,截止7月31日,全縣共投入抗旱人數約1.2萬人,投入抗旱設備410臺套,投入各類抗旱資金272.9萬元,發放水泥520噸,塑料水管2.35萬米,抗旱用電11.52萬度,抗旱用油5.6噸,人工抽水澆灌面積約1.2萬畝,解決農村飲水困難1.8萬人、牲畜0.46萬頭。采取車輛送水入戶達400噸以上,各種種子正在有序調配,絕收田地改種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之中。
在大旱面前,榕江黨員干部身處抗旱一線,充分體現了我黨“一切為了群眾,為了群眾的一切”的服務宗旨,同時體現出黨員干部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楊 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