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7月中旬,黔東南光天傳媒公司會同中國老年報、貴州民族報黔東南新聞周刊等單位發起了向黔東南山區留守老人和兒童捐衣物的倡議,到目前收到了上萬件衣服。讓人始料不及的是,該公司為這些衣物聯系去處時,竟然沒有單位愿意接受,愛心被擱淺。
發布捐贈倡議
引來愛心如潮
8月15日,記者應邀到光天傳媒公司采訪。該公司募集到的衣物一部分堆放在辦公室里,堆成了一座小山。另一部分則整齊地堆放在員工休息室里。據工作人員介紹,由于衣物太多,辦公室裝不下,該公司只好改變了休息室的用途,用來裝衣物。

裝在休息室里的衣服
光天傳媒公司負責人楊光明說,今年7月17日,該公司會同中國老年報、貴州民族報黔東南州周刊發出了向黔東南貧困山區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捐贈衣物的倡議。倡議公開發布后的第二天,便有外省的老年讀者打來電話通報了已將衣物寄出的消息。
“從7月18日起,每一天都會收到全國讀者寄來的衣物,其中,衣服最多,也有少量的棉被、床單等物品。”楊光明說,而光天傳媒公司的辦公室電話,每天響過不停,90%以上的來電均與捐贈衣物有關。
湖北省干休所一位老人將自己募集到的兩袋衣服寄出后,便給光天傳媒公司打電話。她動情地說:“我是貴州遵義人,雖外出多年,但時時想念家鄉,這次能有機會為家鄉做點事,感到很榮幸。”
據了解,老人家在中國老年報上看到捐贈倡議書后,她感覺自己的力量不夠,便給常聯系的親友一一去了電話,請大家幫幫忙,最終募集了上百件衣服,裝成了兩只大包裹。
8月14日,凱里一老者動用兒子的轎車,運來了不少衣服。但車行至光天公司大門前時,保安不讓進。老人火了,與保安人員發生爭吵。他說,自己是在獻愛心做好事,可以走“綠色通道”……最后,保安讓步,老人轉怒為喜,親手將衣服交到了光天傳媒公司工作人員手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