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今年7月2日,楊師傅等6位師傅受雇到凱里市灣水鎮巖寨村一非法采礦點運礦石,其間,車輛被當地村民以設置路障等辦法扣下。至今,一個月過去,6輛被扣的車輛仍然停放在原地。
村民設置路障大卡車出不來
駕駛員們所說的非法采礦點位于巖寨村背后坡上,地勢陡峭。8月2日,因為道路被堵,記者行至距離礦山約1公里處時,便下車步行。才走了幾十米遠,就看到一塊大石頭擋在路中間,隨行的駕駛員楊師傅說,這就是村民們設置的障礙。途中,記者又發現了多道巨石路障,將道路封堵得嚴嚴實實。有的路障,與道路等寬,連摩托車也沒法通過。
在接近礦山的地方,停放著10輛車,位居前方的4輛,分別是越野車和皮卡車,分屬凱里市國土局和灣水鎮所有。后面的6輛,全是紅色大卡車,彼此挨得很近,車上沒有任何貨物。
持有合法運輸手續駕駛員覺得有點冤
“我們的大卡車被扣在此處已有一個月了。”駕駛員楊師傅說,今年7月1日晚11時許,楊師傅受巖寨礦山徐老板所雇,到山上運礦去凱里市爐山工業園區。
當時,一起上山的大卡車有10多輛,其中有幾輛裝滿礦石后陸續離去,余下的6輛等待裝貨。“凌晨1時許,我在駕駛室里睡覺,突然被一陣爭吵聲驚醒。”楊師傅說,他發現有很多手電筒在晃動。
楊師傅打開車門,發現全是當地村民,有四五十人,他們有的手拿鋤頭、有的拿鐮刀,有的提棍子,擋住了車輛的去路。
“我是第一次到這個山頭運礦,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楊師傅說,后來,通過其他駕駛員了解到,礦老板在這里采礦,沒有任何手續,而在此前,礦山上的沙土下滑,覆蓋了山腳下的土地、墳墓和橋梁,當地群眾在索賠未果的情況下,便突然襲擊,扣下了運礦的6輛大卡車。
事發之后,灣水鎮以及凱里市國土局的相關干部也隨后趕到了現場。但是,他們未勸退當地村民,車輛也被扣下。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很冤,一方面,我們有合法的運輸手續,另一方面,我們中有幾位駕駛員是第一次上山運礦,不知道是不是非法開采。”駕駛員王師傅說。
礦老板非法采礦有關部門介入處理
巖寨村張支書也認為6位大卡車駕駛員有點冤。他說,巖寨背后坡上的礦山,2008年開始開采,當時的老板主要是巖寨村村民。幾個月后,因為出礦少等原因,礦山關門。到今年5月,來了幾位外地老板(只知曉其中一位姓徐),他們承包礦山,繼續開采。
“半個月之后,礦山上的沙石突然沖下山腳,覆蓋了幾十畝土地,掩埋了上百個墳墓,沖壞了當地的人行橋。”張支書說,事發后,礦老板只賠付了30多個墳墓的錢,每一個賠付的價格是6000多元,土地和橋梁等,均未賠付。
張支書說,村民們要索賠500多萬元,但沒和礦老板達成協議,村民們便扣下了運礦車。“多級政府部門來做協調工作,但效果不理想。”張支書說。
8月2日下午,記者到凱里市國土資源局采訪時獲悉,巖寨礦山的老板們確實未取得開采手續,屬于非法開采。目前,他們均已被公安機關采取了強制措施(刑事拘留)。“目前,市政府、國土局和灣水鎮正在調查處理此事,結果還沒有出來。”凱里市國土局辦公室一位姓徐的負責人說。
凱里市灣水鎮楊亮副鎮長告訴記者,巖寨礦山上的沙石下滑,掩埋了土地、道路和沖損了三座橋梁,確實讓當地村民蒙受了損失,但損失是多少,權威部門正在鑒定。對于運礦卡車被扣的問題,楊副鎮長說,當地政府和國土部門正在積極處理此事。(王萬軒 記者 羅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