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995年,劍河老縣城發生惡性殺人案,該縣交通局工區職工楊桂秀被情人楊開軍持殺豬刀殘忍殺害。作案后,楊開軍逃往浙江,隱姓埋名18年。7月22日,劍河警方獲知線索趕赴浙江溫州,將其擒獲。

押送楊開軍

審訊
捅殺情人20余刀
據介紹,此案發生在1995年8月22日,接警后,劍河警方立即趕赴現場。
“房間滿是鮮血,現場慘不忍睹。”劍河縣公安局副局長龍開宇說。
根據劍河警方提供的照片,記者看到,死者楊桂秀躺在床鋪上,上身穿白色的衣服,很薄。下身只穿短褲。殺豬刀插在肚皮上,在刀子附近的部位,還有幾個血淋淋的傷口。
殺害楊桂秀的兇器,是一柄小殺豬刀,刀柄是木質的。楊開軍在與記者交流時說,這刀是他在案發幾個月前買的,就放在楊桂秀的家里。案發當天,他先是和楊桂秀發生激烈爭吵,后大打出手,其間,他將刀子抓在手中,大開殺戒。
警方驗尸體發現,楊桂秀被捅殺了20多刀。“嫌犯的手段是極其殘忍的。”龍開宇說。
離婚之后,被情人疏遠?
警方經過調查,鎖定楊開軍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楊開軍是何許人也,他與死者楊桂秀之間有何瓜葛,以至于舉刀相向呢?
據了解,楊開軍出生于1965年,今年48歲,他頗有經濟頭腦,早年就開始做生意,有些收益。1991年,他在舞廳跳舞,認識了楊桂秀,并與之發展成為了情人關系。
楊桂秀的愛人已經去世,而楊開軍則是有婦之夫,還有一個兒子。
1994年,楊開軍與妻子離婚,便與楊桂秀過起了同居生活。“開始,我們感情很好,但后來她欺騙我的感情,騙我錢用。”在與記者交流時,楊開軍說,兩人感情出現裂痕,是在案發的半年前,此時,恰逢楊開軍做生意虧了本。
劍河縣公安局副局長龍開宇分析說,楊開軍殘忍殺害情人,應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楊開軍為了楊桂秀而離婚,失去了以前的家庭,而楊桂秀卻在疏遠他,不打算和他繼續生活下去。第二,他做生意虧本,感覺心灰意冷。第三,他本人在楊桂秀身上花了一些錢,卻仍未討得楊桂秀的歡心,因而心生怨恨。
從事裝修 有自建樓房
警方查明,楊開軍殘忍殺害楊桂秀之后,先逃到了凱里,然后轉車往都勻,又從都勻輾轉至貴陽。最后,乘坐火車,逃往浙江省境內,后在溫州瑞安一帶扎根。
逃到浙江后,他知道沒身份證不好混,便化名“張瑞平”辦理了一張假身份證,戶籍所在地系湖北漢口。據查,湖北漢口實有張瑞平其人,但楊開軍為何套取到其戶籍信息,目前尚未知曉。
因為楊開軍頗有經濟頭腦,到浙江逐步安定后,他繼續做生意,被捕時,在做裝修,據說還是一個“小老板”。
民警將他押解到劍河縣公安局時,他還不忘“老本行”,說劍河公安局的裝修“不怎么樣”,若是他來做,墻面上肯定沒任何皺紋。
前往浙江執行抓捕任務的一位民警說,楊開軍的家裝修得很漂亮,看得出來,他不僅有些錢財,而且在裝修上是花了功夫的。
據了解,因為手上有些錢財,楊開軍在溫州瑞安的馬嶼鎮上安村建了一棟三層的樓房,占地150多平方米,工程造價是數十萬元,而室內裝修很不錯。不過,根據警方了解到的情況,這不是他的唯一住處,楊開軍另還有三處住所,分別在溫州、瑞安和馬嶼鎮,均為租住屋。此外,他還交了一位姓胡的女朋友。
18年,警方足跡遍及18省區
龍開宇說,18年來,劍河縣公安局換了四任局長,辦案民警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對楊開軍的追捕,一直都未放棄過。
“專案組16次外出開展偵破工作,足跡遍及18各省區218個縣(市),排查否定了232條線索。”龍開宇說。
今年,劍河縣公安局再次抽調精干力量,專攻此案,終于在前不久獲得了楊開軍藏身于溫州的重要線索。
7月16日,專案組民警趕赴溫州,開展進一步的偵破工作。專案組民警在瑞安蹲守了7天7夜,掌握了楊開軍的活動規律。他經常在夜間8、9點鐘外出串門,有時還和親密的伙伴搞聚會。
7月22日,警方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決定對其實施抓捕。當日晚10時許,楊開軍獨自經過瑞安縣溫商大酒店門口,早已在此布控的民警一擁而上,將其抓獲。
“我們是貴州劍河縣的公安民警。”執行抓捕任務的民警說,楊開軍聽得真真切切,當下就癱倒在地了。幾秒鐘后,他回過神來,說:“我就是楊開軍”。
做好事,減輕“負罪感”
7月25日上午10時10分,專案組民警押解著楊開軍,回到了劍河新縣城。
在審訊室坐定,楊開軍說感覺很放松了,今后不用再擔驚受怕。民警詢問他之前為何不來投案自首。楊開軍的回答是,他不懂得政策,怕被打。“你們要不去抓,過幾個月我也要回來,逃亡的日子真不是辦法。”楊開軍說。
楊開軍說自己可以父親的墳上去燒香紙,他覺得太對不起老人,當然,更對不起死者及其親屬。
“我在外面,盡量去做好事。”楊開軍說,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減輕自己內心的“負罪感”,接受過楊開軍幫助的有孤寡老人、被拖欠工錢或臨時有困難的打工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