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荒山已變金銀山
受“管道的故事”激勵,兩名外出打工的“90后”青年,相約返鄉創業,在黨委政府和雙方父母的支持幫助下,承包荒山實施創業“千日計劃”,先期流轉荒山300余畝,建起了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產業園,采取“以短養長”的多種經營模式。
目前,300畝荒山已變成金山銀山擺在世人眼前,預計產值達到80余萬元,新生代青年農民創業的故事,已在當地成為一個美麗動人的佳話。
思路決定出路,16歲萌生創業夢
1991年出生的高德敏,是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高沖村上沖組農民。
16歲那年,他順利升入高中二年級讀書。此時他感覺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和現實脫離,又從網絡上得知一些大學生甚至是名牌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對他沖擊很大。
“既然我家那么貧窮,苦苦讀書出來也沒什么前途,還會把家庭摞下一扒拉負擔,那又何苦呢?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掙錢好。”
高德敏想到就做,盡管父母強烈反對,高德敏還是中止了高中學習,隨南下大軍涌向沿海發達城市打工掙錢。
2007年6月,他來到廣東佛山一家食品廠打工,沒日沒夜拼命干,兩個月下來領了1050元工資,買下一個手機花去1500多元,還欠下工友450元。
由于高德敏知識技術不足,老板很是瞧不起他,總是讓他干最苦最累的粗活,勞動強度大,又沒多少收益,這對他又是一個刺激。
“為什么要去給別人打工呢?”受盡委屈的高德敏有了自己當老板的想法,他開始花錢買書看。

家里到處擺滿勵志書和現代農業科技書籍
先從成功學看起,延伸到管理學,高德敏的思想觀念開始起了巨大變化。
“《富爸爸窮爸爸》、《思路決定出路》、《我貧窮我奮斗》這幾本書對我觸動很大,它改變我當初追求財富的觀念,是促使我從夢想走向現實的思想動力。”高德敏說。
僅打工兩月,高德敏就返回家鄉,走進父親的小農場,開始進行漫長的創業求富實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