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范圍擴大到30萬人以下的人口較少民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仫佬族列入其中,主要涉及凱里、麻江、黃平三市縣9個鄉鎮29個村256個自然寨15890戶58713人,其中仫佬族6241戶21279人,占總戶數的39.28%,總人口的36.24%。自2011年該州啟動扶持仫佬族發展工作以來,相關部門和縣市在認真組織編制扶持發展規劃、落實部門扶持責任、強化推進工作措施的基礎上,加強溝通協調,整合項目資金,形成扶持合力,扶持仫佬族發展工作有力推進。
一是整合項目資金,形成幫扶合力。2011—2012年,民委渠道得到扶持仫佬族項目資金2367萬元,發改渠道得到扶持仫佬族發展中央投資2400萬元,共計4767萬元。州直其他相關部門和三縣市把扶持仫佬族發展與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一事一議、整村推進和農業綜合開發等結合起來,通過整合項目,抓試點抓示范,形成了扶持仫佬族加快發展的強勁合力。2012年,共整合資金9076.02萬元,其中:凱里4955.89萬元(土地整治項目3070萬元,產業扶持等1885.89萬元),麻江2580.18萬元(交通1428萬元,水利394.48萬元,一事一議項目318.77萬元,產業扶持等438.93萬元),黃平1539.96萬元(交通1412.19萬元、水利89.77萬元、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30萬元、清潔能源8萬元)。2013年,各部門正在和準備整合項目加以扶持,如財政部門已投入114.46萬元修建黃平縣扶持仫佬族村通組公路和竄戶路。
二是實行上下聯動,幫扶成效初顯。通過扶持專項資金、省級配套資金和州、縣兩級政府整合的項目資金投入,加快了仫佬族村寨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29個仫佬族項目村人均純收入3945元,比幫扶前的1728元增加了2217元;已通油路(水泥路)18個村,占32.69%,自然寨通公路236個,占92.19%,自然寨公路硬化180個,占70.31%,寨內道路硬化140個,占54.69%;256個自然寨中,通電256個,通廣播電視231個,有固定電話2084戶,用移動電話23629人,通網絡寬帶1戶,993戶用上了沼氣,367戶用上了太陽能,用上安全飲水17851人,有安居房的12900戶,用上衛生廁所的1901戶,有文化室和農家書屋21個,有體育健身場所和民族文化活動場地6個,村村都建有了衛生室。(黔東南州民委辦公室湯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