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月22日16時50分,從8時就開始設備日常保養的六個雞線路巡養工區職工在工長王超平的帶領下,已經來到滬昆線東段上行線改子隧道門前,王超平說:“今天的工作任務已經完成了,我們對工區管轄的滬端上下行5.5公里線路設備進行了全覆蓋記名檢查,并對松動螺栓、拉桿進行了加固處理。”伴隨著話語,笑意寫滿這個年輕工長的臉上。
按照計劃,今天的設備保養任務到工區門前結束,但或許覺得不放心,工區里的中年職工陳乃忠拿著扳手又轉身回去,在剛剛檢查過的道岔群繼續巡查著,加固起他看來還不算緊固的螺栓。凱里工務段機關包點干部林泉海在旁說,陳乃忠平時就這么認真。
對于班組管理,2003年從部隊退伍、從一般工人干到現在管理13個人的工長,率直的王超平深有感觸:“要把線路工作干好,光憑一股子干勁是不夠的,還得有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一絲也馬虎不得。”簡潔的話語透出的卻是一種凱工人的樸實、認真精神。
由14名老中青職工組成的六個雞線路巡養工區,維護著13.5公里的上、下行線路設備,其中有9組道岔和12個曲線,其維護的線路在凱里工務段歷來走在前列,有著良好的口碑。當然,這里不光線路維護得好、安全得到可靠保證,職工之間還非常團結,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凝結成一股力量,維護著集體的榮譽。
六個雞線路巡養工區門前懸掛著一塊的牌子,這是一塊通體紅紅的牌子,鑲嵌著“工人先鋒號”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讓人眼前一亮。2008年該工區用汗水換來了“工人先鋒號”榮譽,這塊牌子,包含了工區13名男職工和一名女職工的心血,他們大部分的休息時間都在小站工區度過,只要休班他們總會在線路邊走走,看看線路質量,有不有松動脫離的零配件。工區還專門劃分了安全標準設備責任里程,把管轄線路分劈給每一個職工。特別是在春運期間,職工們更是一心撲在抓安全上。2月15日中午,過完節返回工區的賈文凱、鐘德其、龍祖義、李莉等放心不下包保設備,幾人商量一陣子,組隊到自己的責任區域進行檢查,擰緊松動扣件26套,處理污染物150米。
“他心中只有兩根鋼軌。”這是工區職工對王超平的評價。為了保持貴州省“工人先鋒號”這一殊榮,作為“兵頭將尾”,王超平全身心撲在工作上,每天清晨,不等職工醒來,他早已在辦公室忙開了;晚上,職工都熟睡了,他還在挑燈夜戰,細心安排次日的工作計劃。
在王超平心里,兩根鋼軌重于泰山。今年的這個春運,為了工區管轄線路安全穩定,他每天與工區職工“泡”在一起,積極尋找解決設備質量問題的方法,只要他處理過的線路,段、車間檢查一定是優良;只要有他在,誰也不要想有絲毫的懈怠。如今,該工區的線路設備一天一個樣,安全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在六個雞線路巡養工區,你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氛圍,從每個人的身上都顯現出樂觀向上的朝氣,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多年來,每一次路局軌檢車動態檢查,工區成績都名列前茅;同時還獲得了段“標準化作業示范班組”稱號。
在工區的黑板報上,一首小詩道出了職工的心聲:從大山深處走來/那個踩著琴鍵般枕木呵護線路的我/用心在凝聚責任/用情在闡釋內涵/聽/鏗鏘而去的輪音是對我工作最好的褒獎。(葉志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