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年來,黔東南州麻江縣教育局在縣婦聯、縣團委的合作下,為了給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藍天,讓留守兒童與其他兒童同步得到健康成長,在全縣中小學中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少年教育工程。活動按自愿原則,發動各單位干部職工、學校教師、村組干部等擔任“代理家長”。“代理家長”們通過“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對留守兒童進行生活照料、學習輔導,進行勵志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識教育、自我保護教育、感恩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等。
杏山鎮隆昌小學有在校生719名,520名寄宿生。全校70%以上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該校為了讓每位留守兒童都得到關愛,12名宿管教師、班主任每人主動承擔了30名留守兒童“代理家長”的重任。負責此項工作的趙華甫副校長告訴:這12名老師的責任心很強,他們把負責的對象視為自家的子女,每天圍繞“吃、穿、住、行、醫、學、心、育、安”等方面進行管護,他們用一點一滴的父愛或母愛溫暖著360名留守兒童的心田,讓每位留守兒童都燃起了希望。
“我當上了王紅英、趙祥菊、石玉婷等30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后,對自己的責任服務對象進行了精細化管護,他們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也非常努力。” 隆昌小學張麗老師欣慰的說。
在宣威小學,韋仁全校長告訴:他們學校目前有30名校領導、班主任、科任教師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共代理了67名留守兒童“家長”。
在宣威小學就讀五年級的文慶芝、就讀四年級的文慶和姐弟倆,由于因父親去世,母親改嫁,韋仁全校長主動承擔了文氏姐弟的“代理家長”。
“韋仁全校長為了我和弟弟的安全和上學方便,把我們安排到宣威鎮敬老院居住。他像親生父親一樣,每天都在關注我們的學習、生活。經常給我們零花錢,買衣服給我們穿。每逢節日,還給我們送禮品。時常囑咐我們,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不要著涼感冒,要帶好弟弟。” 懂事的文慶芝感動地說。
賢昌鎮新場小學把留守兒童“代理家長”工作與師德建設、幫扶工作結合起來,并列入每位教師績效工資考核。規定每位“代理家長”要定期與留守兒童個人、父母、教師溝通;每星期陪留守兒童吃一頓飯、擺一回“農門陣”、輔導一次作業、做一次戶外運動。
自從麻江縣啟動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少年教育工程以來,在全縣6185名留守兒童、留守少年(其中,初中2147名,小學4038名)中,已有3716名留守兒童、少年已經與“代理家長”結成對,“代理家長”們把留守兒童視為自己的親生兒女,對他們特別關愛,牽手他們健康成長。(彭德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