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0月26日下午,記者走上雷公山,到山中的女能手養殖基地,探訪了這里的黑毛豬。在工作人員帶領之下,記者進入了女能手養殖場的圈棚中參觀。推門而入之時,圈棚之中沸騰起來,圈板上頓時冒出了很多豬腦袋……原來,這是豬兒條件反射的結果,因為每次主人喂食,都像這般推門,所以,它們以為主人又要喂食了,所以都“集體起立”,朝著圈棚的大門方向行“注目禮”。

據介紹,女能手養殖場了260多頭黑毛豬,大的重約150斤,最小的,則有二、三十斤。“這種豬太不長肉了,150斤的豬,必須要喂上一年的時間。”女能手養殖場的老板熊德芬說,這也是雷公山黑毛豬肉價比較貴的原因。
除了養殖時間較長,雷公山黑毛豬肉比較貴的原因還有肉質非常純美,吃起來鮮嫩,皮子是糯的,肥肉肥而不膩。“因為我們這的豬絕不允許喂任何飼料,它的主食是菜、米糠以及玉米面。”熊德芬說,喂飼料的黑毛豬是無法通過檢測的。
熊德芬養殖的黑毛豬,瘦肉和排骨每斤至少30元,做成臘肉之后則高達60元/斤。最便宜的是肥肉,每斤13元左右。“當然,要是運輸到大城市去,就是肥肉每斤怕也少不了20元。”熊德芬說。養殖黑毛豬讓熊德芬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她的事業剛起步,當年就宰殺黑毛豬約300頭,收益超過了20萬元,“每頭豬的收入在5000元以上”。
“黑毛豬多年前就是雷公山區域的農戶經常飼養的豬種。”雷山縣畜牧辦主任潘昌植說,只是到了后來,因為它養殖周期長,收益來得太慢,農戶積極性受挫,數量一直上不來。
近年來,雷山縣意識到了黑毛豬肉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便采取措施推進養殖。據了解,目前,全縣可出欄的黑毛豬達6、7萬頭,肉質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國內大城市,供不應求。
雷山縣政府副縣長龍志波告訴記者,雷山縣在努力擴大黑毛豬養殖規模的同時,也將品牌打造被提上了日程。就在本月,雷山縣啟動了為黑毛豬申請注冊商標的工作,商標名稱定為“王頭虎豬”。
“雷公山黑毛豬的頭上,都有酷似‘王’字的印記,另外,雷公山上的黑毛豬,不少放養在山中的,就像山虎一般,所以我們給它起了一個很霸氣的名字‘王頭虎豬’。”龍志波說,目前,國家商標局已經受理了雷山縣的商標申請。
另據悉,現在雷山縣已有斗豬比賽,今后還會考慮舉辦黑毛豬跑步大賽,從而展現黑毛豬的風采。(楊秀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