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年初以來,雷山縣緊緊圍繞茶葉產業發展,有條不紊地按照總體實施規劃,從規范種植、科學管理、品牌塑造、市場尋求等多方面著手,努力打造成為“貴州茶葉大縣”。
一是規范種植,狠抓茶葉種植基地建設。2012年全縣完成實施茶葉新建基地種苗面積為20030畝,完成種苗株數6007.118萬株(其中:福鼎大白4481.1萬株、龍井43號846.79萬株、安吉白茶679.208萬株);2013年根據“十二五”規劃和雷山茶葉發展規劃,每年新增2.5萬畝茶葉基地建設任務,該縣早動員、早部署、早落實,截止9月5日已完成整地面積16976畝。
二是科學管理,提高茶葉生產加工水平。年初以來,該縣茶葉發展局組織精干力量深入各鄉鎮開展咨詢性與現場指導培訓5次,培訓人數達1000余人,發放茶葉生產管理相關技術資料2000余份。結合本地實際,自主編寫了《良好農業規范茶葉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培訓教材。同時,不斷加強與國品黔茶公司和省職院合作,并于今年6月組織全縣26名茶葉加工廠技術骨干到國品黔茶公司貴定加工基地進行25天(脫產)實地培訓。
三是品牌塑造,加強優質茶葉綜合競爭力。投入500萬余元持續加強對雷山茶葉品牌的塑造及推介,合作建立“國酒茅臺&國品黔茶”全國連鎖專賣店10家,并在《西部茶周刊》、貴陽機場、高速公路等地廣泛宣傳雷山優質茶葉。全力推進同濟堂方祥有機茶生產線建設項目盡快投產,進一步豐富雷山茶葉品種及制作工藝,促進茶葉生產流程化、精細化。
四是市場尋求,努力構建茶葉交易平臺。積極參加并組織茶展、品茗活動,多渠道尋求相對穩定的茶葉銷售市場,逐步擴大雷山茶葉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努力構建一個特色突出、定位準確、交易量大的茶市。4月27日,“游天下西江·品雷公山茶”活動完成現場交易額突破20萬元,參展企業及合作社7家,帶動8萬余游客品香茗游西江,促進了茶旅產業發展。在八月下旬舉辦的“2013中國·貴州國際綠茶博覽會”4天展期內雷山茶企業交易額9萬元,達成意向訂單達280萬元,分別占黔東南州展館企業交易額和意向訂單的45%、56%。(全峰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