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7月18日下午,“苗鄉(xiāng)知青慈愛團”一行12人在副會長周俊鴻同學帶領下來到雷山縣雷山民族中學召開動員會,號召廣大放假返鄉(xiāng)大學生和雷山中學生青年志愿者積極行動起來,利用暑假開展各種形式社會公益活動,為共建“和美雷山”貢獻力量。

2013年7月 7日“苗鄉(xiāng)知青慈愛團”部分隊員回訪大塘鄉(xiāng)掌批村獻愛心。

2013年7月 7日“苗鄉(xiāng)知青慈愛團”部分隊員回訪大塘鄉(xiāng)掌批村獻愛心。
雷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平方動員會上對“苗鄉(xiāng)知青慈愛團”奉行的宗旨口號和成立后務公益獻愛心的積極行動表示高度肯定和贊賞,教育廣大青年學生以“慈愛團”為榜樣,發(fā)奮成才,提高覺悟,樹雄心立大志,運用所學知識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建設家鄉(xiāng)建設祖國。

擦抹街道路牌。

擦洗華燈電桿。

擦洗街道垃圾箱。

清理縣城野廣告。
針對7月12日至19日雷山縣百村十萬群眾歡度苗族“吃新節(jié)”,縣城商賈云集流動多增加導致垃圾增加的現象,“苗鄉(xiāng)知青慈愛團”組織參加動員會的大學生和中學生青年志愿者120余人,分三組沿三個方向灑掃縣城街道、擦洗縣城華燈電桿橋梁護欄、清理縣城野廣告、夾揀丹江河及社區(qū)街巷白色垃圾,受到縣城居民和干部群眾的熱烈好評。

打掃衛(wèi)生后清麗碧透的丹江河。

清掃縣城垃圾。

清掃縣城垃圾。

清掃縣城垃圾。

清掃縣城垃圾活動。

愛家鄉(xiāng)、愛環(huán)境、愛生活”宣誓簽名活動。
據悉,“苗鄉(xiāng)知青慈愛團” 由河北美術學院雷山籍在校大學生周俊鴻于2012年8月發(fā)起成立,很快受到貴州、四川、湖南、江西、廣東、河北、內蒙等地30余所高校學生和雷山、劍河、三穗部分中學生積極響應,至今有成員150多名。團隊以“省一分零錢,獻一份愛心,溫暖世間真情”,“綠色—生命之源,讀書—希望的希望”為口號,提倡節(jié)儉樸素、自立自信、團結友愛、樂于助人、奉獻社會、綠色家園,組織志愿隊走向貧困山區(qū)開展關注鰥寡孤獨、顧問孩子健康、解放農村思想、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有益活動。2013年1月23日至27日, “慈愛團”先后到雷山縣大塘鄉(xiāng)掌批小學和西江鎮(zhèn)烏堯小學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共向山村貧困小學生和貧困農戶捐贈衣服350件、人民幣2300元、《中小學生常用字典》、《成語詞典》和學生筆記本等工具書60余本,并開展了輔導學生寒假作業(yè)、舉辦文藝晚會、播放勵志、科教電影等公益活動。7月5日至9日,他們又到雷山縣大塘鄉(xiāng)掌批、西江鎮(zhèn)烏堯、朗德鎮(zhèn)烏流、方祥鄉(xiāng)雀鳥等4個貧困山村進行回訪,將籌集到的衣物、書包及2000元人民幣捐贈給當地的部分單親貧困孩子和孤兒,受到當地師生和山村群眾的熱烈歡迎,他們的愛心行動在雷山產生了積極影響。 (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