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趁貴州省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主會場設在西江千戶苗寨的千載難逢機遇,雷山縣緊緊瞄準西江“千戶苗寨”5A級重點旅游景區建設,投入3億多元,傾力打造中國苗族文化中心。在重點抓好以西江為重點的基礎實施建設的同時,加快了縣城、雷公山、郎德景區等的基礎實施建設。完成了雷山至西江的油路改造,修建西江至臺江排羊的苗族銀飾加工旅游線,完成西江至凱里朗利三級油路,凱里——雷山大塘二級油路和雷山——舟溪油路、方祥至毛坪旅游環線油路等公路等級建設,這在雷山縣公路建設史上從未有過;完成城北區、教廠壩、羊場壩臨街面房屋民族特色包裝、縣城和西江民族旅游工藝品加工、旅游商品銷售一條街、縣城4號橡膠壩等一系列重點工程建設;啟動雷公山和郎德景區第二次開發;縣城按照“一街一景、一房一景、一水一景”的建設規劃要求,很大程度上完善和提升了縣城旅游服務功能以及西江、雷公山、郎德等景區基礎設施建設。
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貴州省第三屆旅發大會的成功召開,對雷山特別是千戶苗寨西江,一夜之間,知名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中國苗族文化中心”、“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最美小城”“貴州省十大影響力風景名勝區”、“中國苗族銀飾之鄉”等聲譽,更是深深吸引著中外游客紛紛涌進雷山這塊神奇秀美的土地,讓世界更加了解雷山,雷山更加融入世界。
社會和諧環境邁出新步伐。為打造好“全國旅游名縣”這張名片,雷山縣加快了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國家級優秀旅游縣城、打造西江5A級景區步伐,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切實想法提高全縣人民的生活環境和文明素質,積極開展“整臟治亂”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戶等“四進”活動,每年投入上百萬元加強“整臟治亂”工作,強化城市和村容寨貌的環境衛生管理,在全縣上下形成了一股“比文明、比綠化、比奉獻、比和諧”的良好風氣,進一步激發了全縣人民熱愛雷山的情感,在社會和諧環境建設上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
市民自信心和幸福感得到增強。如今走進雷山,看不到一點暴露的垃圾,看到的是綠樹成蔭的街道、碧水藍天的環境……當你置身于此地,會真切感受到雷山城鎮美麗的容貌。夜幕降臨,雷山市民會陸陸續續往清爽舒適的大廣場、木鼓舞廣場聚攏,廣場中央播放輕快的舞曲,部分市民在舞池中翩翩起舞,娃兒們在歡快地玩耍,老年人們三五城群坐在一起愉快聊天……臉上洋溢著祥和與幸福——這就是今天的雷山。
“不說別的,就為新鮮的空氣、清潔的河水、寬敞的場地、整潔的街道、通暢的交通、和諧的環境,就讓我們時時感覺到生活在秀美雷山的幸福。”市民們樸實的話語道出了雷山今天的和諧與美好。(李格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