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日前,家住凱里二龍某樓盤的王先生接到退還房屋契稅的電話通知,險些掉入詐騙分子設置的陷阱。
“王××嗎?你是不是在凱里二龍××樓盤買了一套134平方米的商品房啊?”王先生接到了一個廣東口音女子的電話。對方自稱:“我是凱里市國稅局的,根據國家下調房屋契稅稅率,你有5398元退還稅金還沒有辦理,請你與工作人員聯系,工作人員的電話是151××××6191,你的退稅號是7××××,今天是退稅辦理的最后一天!”
接到這樣的“退錢”電話,王先生一陣暗喜,早前自己確實在那里買了一套房子,樓盤的名稱和套房面積都對得上號,便立即與“工作人員”取得聯系,誰知卻提示撥錯了號碼。心中升起了疑云:難道是詐騙嗎?隨即給買了同一處房子的朋友打電話了解情況,朋友稱其愛人也接到這個電話通知了,但房產公司卻說沒有這回事。這下看來真是詐騙五一啦。王先生很慶幸自己及時明白過來才沒有上當受騙
據了解,“退還房契稅”和“購車退稅”詐騙手法相似,不法分子通常選擇在上班時間冒充稅務部門、房產公司工作人員實行詐騙。他們主要以“退稅先存錢”、“退稅先激活”等理由告知市民,錢款只能退還至銀行卡,并要求通過ATM機操作,然后以核實退稅人為由讓市民提供賬戶余額,其目的在于確定騙款(轉賬)的金額,最后要求市民輸入一個新的賬號和密碼(實際上是轉賬賬號),確認后轉賬操作就完成了,市民銀行卡內的錢款也就落入了不法分子手中。因此,希望接到這類“退錢”電話的市民一定要提防。(王中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