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3月30日,記者到凱里龍井片區采訪,發現龍井里白花花的水從兩根管道中流出,然后進入水溝流走。據當地居民稱,白天黑夜均是如此,造成了很大的浪費。
凱里龍井位于凱里城北,長期以來,大量地下水源源不斷從井中冒出,就是發生嚴重旱災,也不會干涸,故而稱之為“龍井”。多年前,凱里市在此處建了龍井水廠,如今已經成為了凱里市區重要的飲用水源地之一。而在建水廠的同時,凱里市還在水廠旁邊設置了兩個出水管道,以方便當地居民取水。
3月30日上午,記者在龍井邊看到,兩個出水管道連接水井,水井則是封閉式的。白花花的水從兩個管道中流出,灑向水泥地面,然后直接進入水溝。據當地群眾介紹,這些水進入溝里后,匯合各種各樣的廢水,最后經處理后排入清水江中。
記者發現,兩個出水管道口徑比成年人的拇指大,所以流出來的水很多,看起來像一條略為彎曲的,晶瑩剔透的水柱子。像這樣的水每天流走多少呢?當地一些居民說1噸左右,但這是估計出來的數據。據了解,龍井水像這般流淌已有很多年了,白天黑夜都這般流淌,從未停息過。“我們也覺得這樣浪費,但大家都習慣了,也沒有人去過問。”當地居民楊先生說。
一些居民告訴記者,10多年前,管道之前設置有水池,白花花的水從管道中流出后,在水池中蓄積。“這樣,仍然還有水被浪費掉,但數量不大。”居民楊先生說,他希望有關部門重新設置水池蓄水,避免浪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