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感謝司法所的領導為我這個老頭子討回了工錢,司法所是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地方。”一位七旬老人激動的拉著司法所負責人說到。
10月13日上午,啟蒙鎮歸故村歸相組年近75歲村民孫培應到司法所反映,啟蒙鎮邊沙村二十一組村民楊某拖欠其工資已經一個月。今年9月份,楊某到啟蒙招人去鐘靈做工,并承諾包吃包住每人每天工資80元,孫培應老人成為其中一員。老人做了11天后,因右眼被刺傷便回家治療,不能再繼續做工。10月5日老人到楊某家結算工資,楊某以老人做工懶散為理由只給老人780元,距之前答應給的工資少了100元,老人多次討要剩余的100元未果,于是便來到司法所求助。
接到反映后,司法所工作人員當即打電話通知楊某到司法所,并以《勞動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楊某進行教育,讓他認識到首先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并按合同規定支付勞動者工資;其次要關心愛護老人,全力維護老人的合法權益。通過近兩個小時的勸說,最后他當場補給拖欠老人的100元工資。
100元在一些人看起來不算什么,但是對一個年近75歲的老人來說,也許就是他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生活費。通過司法所工作人員的努力,才出現了開頭的一幕。(姜法志 龍晶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