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劍河縣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積極了解民情、體察民意、解除民憂,通過調查摸底、人力扶持、物力扶持、智力扶持的“一調查、三扶持”措施,加大創建小康活動力度。
調查摸底,確保有的放矢。對全縣示范鄉、村和第一批共77個黨建幫扶示范村16556戶通過調查摸底建立家庭臺賬,依據家庭實際情況,分戶制定鄉鎮、村、組、戶四級幫扶方案,確保縣級幫扶政策落實到位,幫扶干部有的放矢。
人力扶持,確保工作落實。2013年全縣共安排500名駐村干部率先深入全縣100個同步小康示范村開展工作,安排全縣90個縣級單位1574名干部,對全縣2109戶未達小康的農民進行結對幫扶,按要求于每月不少于20天的駐村工作中宣傳小康政策,制定幫扶方案,助力農民奔小康。
物力扶持,增加“造血”功能。駐村干部所在單位的干部職工與幫扶村困難群眾結成對子,從財力、物力等方面支持困難群眾發展。今年,該縣農業、扶貧部門統籌近300萬株鉤藤苗木及500余萬元化肥補助資金幫助發展鉤藤2.5萬余畝,引導農民走農業產業化致富路。
智力扶持,提高致富能力。抽調農業、政法、水利等專業人員入村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8期,培訓農民1200余人;500名駐村干部深入村寨7500余次向全縣8萬余名群眾宣傳支農、惠農、富農政策和省、州、縣重要會議精神,努力培育一批懂技術、懂法律、懂政策的新型農民,通過智力助推同步小康。 (劍河縣小康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