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是與新型工業化相互促進。堅持做到“一把關三集中”,即按照新的生態工業標準把好企業入駐環保關,發展循環經濟;將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要素向企業集中,技術向產業集中,培育工業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生態環保型、技術創新型、規模效益型的工業產業體系。
二是與綠色城鎮化相互促進。以城區街道兩旁、文化廣場、房開小區為重點,突出擴大綠地、提質增景;實施生態移民扶貧工程,加快資源要素向城鎮配置,努力把舊州、重安打造成為旅游名鎮、生態美鎮,建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中有水的生態型住宅區。
三是與農業現代化相互促進。堅持用工業化的理念發展無公害和有機觀光農業,重點建設優質農特產品產業帶和以舊州為核心的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支持以藍莓、烤煙、中藥材、南方草地生態畜牧業為重點的生態特色種養業發展,打造牛老大、飛云崖無籽西瓜等生態農產品品牌。
四是與文化旅游產業化相互促進。圍繞“八大文化惠民工程”目標,積極辦好“且蘭”文化節和四月八、9·27等民族民間節日;結合凱里黃平機場、余凱高速等交通要素,規劃建設臨空產業園區,建設舊州為5A級旅游景區及舞陽河流域旅游集散城市,打造集低空飛行、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大型濕地公園。(黃平縣政府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