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正值烤煙收獲時節,筆者與貴州黃平縣殘聯負責人一行來到上塘鄉白巖村吳海的農業基地,先映入筆者眼簾的是地上、炕上堆滿了金燦燦的煙葉,吳海懷里抱著一捆金燦燦的煙,臉上笑開了花,村民們埋頭忙碌著捆煙。
吳海今年38歲,出生上塘鎮木江村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因幼時右下肢不慎燒傷,致使肌肉萎縮,腳掌缺失,行走不便。現任黃平縣肢殘人協會主席、上塘鄉白巖村殘協專職委員。曾在2011年、2012年被黃平縣委評為“全縣黨員創業帶富能人”是身帶殘疾唯一的1名創業帶富能人。
毅然返鄉創業
1998年吳海南下打工,受本廠重度肢體殘疾廠長楊波創業精神震撼和鼓舞,帶著三年來打工掙到的10多萬元積蓄,于2001年底毅然返鄉,開始種植烤煙。剛開始從5畝、10畝、20畝、50畝逐年遞增擴種,到2010年10月投入86萬余元,在上塘鄉白巖村和舊州鎮何家榜村承包了別人荒了多年的荒山荒土420余畝,創建了農業種植示范基地,以種植烤煙、高粱為主,玉米、西瓜為輔。
基地帶富村民
基地運作至今帶動本村和周邊村寨21戶村民種殖烤煙,種植面積約684畝,其中:親自動員返鄉青年2戶,種植面積400畝;帶動村干1戶,發動本村9戶,種植面積186畝;帶動殘疾人4戶,種植面積28畝。吳海還為他們作好技術輔導。累計解決勞動就業128人,其中:殘疾人29人。對殘疾人除與健全人按計件工資平均每天140元左右發給外,在做工期間還每月發50元的困難補助金。
返鄉青年徐世忠感激地對筆者說:“全得吳海叫我回來跟著他學種烤煙,今年雖受旱災,也能凈賺10多萬元,讓我一年就圓了致富夢,很感激他。”村民李文燦說:“吳海到我們白巖村建基地是我們白巖村村民的福,老的、殘疾的都能在這里掙到錢養家,讓我們不再貧窮,口袋里隨時都能掏得出錢來買東西。”
自強不息創業致富
2011年遭百年不遇的旱情,使吳海基地損失26萬元。2012年因停電和烤房電機故障,又使吳海損失約23萬元。吳海連受損的消息傳出,幾個種太子參的老板都來找吳海將基地轉給他們,出價每畝租金500元,420畝可獲租金21萬元除去實付土租費可凈賺10多萬元,吳海沒有被這可觀的利潤所動搖,他說“我從哪里倒下的就要從哪里爬起來,一定要干出個樣,決不能這樣就認輸了。”3月19日夜一場大范圍暴風雨和冰雹襲擊,將吳海基地的育苗大棚、廠房吹倒和砸壞,煙苗受損半數,這對吳海來說猶如雪上加霜。但他仍沒被擊倒,選擇修整好大棚重新育苗,沒錢修理砸壞的廠房住他就住在烤房里,沒錢找人幫他干活,他就四處借那怕是高利息的,吳海就這樣克服了一個又個困難 。他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引起了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注,對他進行了真情幫扶。
“今年我吸取了前兩年損失的教訓,那怕天干旱就烤煙一項我至少也能凈賺十五六萬元。”吳海高興地對筆者說。
筆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上塘鄉白巖村2010年年人均收入為2120元,2012年年人均收入為3410元,年人均收入增加了1290元,增長了61%。(王林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