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這些天,丹寨縣揚武鎮扶貧生態移民安置區又迎來了移民房交房的好日子。拿到新房鑰匙的深山區移民戶,紛紛感嘆“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才是扶貧生態移民工程的硬道理。
和很多村民一樣,家住丹寨縣排調鎮高峰村的劉書宇,也購買了揚武鎮扶貧生態移民安置區的移民房。這幾天,正是交房的日子,大家老早就趕到了交房儀式現場,看著即將可以入住的漂亮新房,紛紛感嘆,激動不已。

“我們在大山上,在邊遠山區,離縣城有兩百多公里,今天來到這里,感謝政府補助我們,我們走出大山,走進城、奔進城來。為了在外省打工來這里近一點,來這里這些小兒童讀書也方便。” 劉書宇說。
儀式上,各小區的移民住戶終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鑰匙,為了盡快領到手,激動的老劉和大家有序排著長隊。

剛領到鑰匙,老劉立馬朝著自家新房奔去。進門后,客廳、廚房、臥室,這里看看那里瞅瞅,他臉上的笑容一刻沒有離開過。
“鑰匙得了,裝修鑰匙得一把,正式鑰匙得五把,鐵門的得一把, 現在只搞管子,等你們來自己安瓷磚。”一邊看,一邊還給遠在浙江務工的兒子打起了電話。
老劉說,有了新房兒子兒媳就都要回丹寨就業或創業了。
剛到樓下,老劉遇到了與他家一山之隔的雷山縣高莊村村民龍孝昌,他也在這里買了生態移民房,就在老劉新家的斜對面。
“ 丹寨和雷山幾乎都差不多一樣遠,但是以我的想法只是說,在丹寨建設比較好,辦有廠房多,所以我想往這邊走,這邊買房子住,有廠家多才好打工。”龍孝昌說。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為了讓移民戶能夠在新年到來之前入住新居,以新房迎新年,丹寨縣加大了工程投入力度,加緊各項硬件及軟件的基礎設施建設,真正實現“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三中全會剛剛召開結束,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我們搞這個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就是把一些生態脆弱的老百姓搬出來,切實的保護好生態,所以我們必須加快這個工程的建設進度,建更多的生態移民房,讓老百姓住有所居,讓農民變成市民,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丹寨縣人大副主任、揚武鎮黨委書記楊劍說。
據了解,自上個月首批交房68套,此次又交房276套后,揚武鎮扶貧生態移民安置區成功實現移民房交房344套,預計今年年底還將進行第三批交房。(彭杰 楊露婷 何旭芳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