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0月6日,“丹寨縣衡聲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掛牌成立。貴州省蘆笙研究會也在此加掛了“貴州省芒筒蘆笙制造研究基地”、“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蘆笙研究會基地”兩塊牌子。據悉,這是丹寨縣乃至全省首家專門從事蘆笙制作、蘆笙文化研究和傳承發展的公司。
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蘆笙研究會會長楊昌樹、貴州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黔東南州作家協會主席韋文揚為公司揭牌。丹寨縣是一個民族民間文化的富饒之地,是全省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縣份,目前,共擁有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芒筒蘆笙祭祀樂舞就是其中之一。同時,延續了幾千年的蘆笙演奏技藝在這塊苗疆腹地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2007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 “芒筒蘆笙藝術之鄉”。“錦雞舞”、“芒筒蘆笙祭祀樂舞”先后兩次奪得“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原生態類金黔獎。蘆笙演奏師、學生在參加各級蘆笙演奏比賽中多次獲獎。
與會人員在座談中認為,丹寨縣在蘆笙制作和蘆笙文化研究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希望公司員工要在傳統的基礎上,致力于芒筒蘆笙、四滴水蘆笙、多管蘆笙的改良制作、蘆笙文化產業導向、苗族蘆笙詞、蘆笙演奏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蘆笙制作要在美觀、技巧、音準、易于吹奏方面多下功夫,注重帶好學徒,培養新人;經常性開展蘆笙文化活動,把苗族人民的這一優秀文化推出貴州,走向世界。(王貴學)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