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3年,貴州洛貫經濟開發區堅持重在特色、重在質量、重在生態的原則,加快園區建設進度,不斷提升工業發展水平。
一是著力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盡快完善生產性服務設施和生活服務配套設施,開發區核心區要基本實現“五通一平”,完成標準廠房建設20萬平方米以上;基本建立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園區服務大樓、學校、醫院、金融機構等服務設施。進一步拓寬投資方式,積極引進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減少政府當期壓力。
二是著力提升園區產業發展水平。認真按照園區產業發展規劃,突出發展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努力提升園區招商引資水平,加強招商引資項目的跟蹤和協調服務,提高招商項目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企業開工率和投產達產率,力爭在園區落地工業企業和建成投產企業上有新的突破。
三是著力提升園區管理水平。進一步理順園區管委會與縣、鄉(鎮)政府之間的關系和權利與責任的關系,創新管理,強化服務。根據全州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下步在加強園區管理上,縣直相關部門的土地、環保、發改等行政審批權限要全部交給管委會管理,管委會(工委)作為縣委、縣政府的派出機構,管委會研究決定的事情,就是縣委、縣政府的事情,所有的縣直部門都要無條件服從,主動上門做好服務;轄區的鄉鎮也要納入管委會管理,要整合好這方面的人力資源,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要在開發區工委和管委會擔任工委委員和主任助理;縣里所有的公產、國資等公共資源要全部整合到管委會的融資平臺,努力提升園區的融資能力和水平。
四是著力提升園區就業水平。結合園區用工需求實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育一批合格的產業工人,積極引導本地農民或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到園區就近就地就業創業。
五是著力提升園區統籌發展水平。統籌推進園區、城區、安置新區互動發展,多渠道、多方式解決失地農民和拆遷農戶的生產生活保障問題,實現園區、城區與安置新區互動發展,推進“產城合一、聯動發展”。
六是加快園區投融資主體建設,要全力加快開發區投融資公司的建設步伐,積極為公司注入優良資產和啟動資金,通過市場運作,努力把公司做大做強,使公司融資能力達到20億元以上。(吳德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